】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南太平洋地区走近中国,美澳为何急眼?
http://www.CRNTT.com   2021-12-21 10:51:13


 
  学术概念中的“太平洋岛屿地区”或媒体上常见的“南太平洋地区”,主要由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组成,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萨摩亚、斐济、汤加、库克群岛、纽埃是该地区14个独立岛国,其中有8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马绍尔群岛、帕劳、瑙鲁和图瓦卢与台湾保持所谓“邦交”关系——编者注)。该地区还有托克劳(新)、东萨摩亚(美)、北马里亚纳(美)、关岛(美)、新喀里多尼亚(法)、法属波利尼西亚(法)、皮特凯恩岛(英)、瓦利斯与富图纳(法)等前西方殖民宗主国的海外属地。

  南太三大群岛地区是连接亚洲与南北美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一向被美国视作“内湖”。据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于镭介绍,由于军事地位重要,美国主要负责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地区,在帕劳、马绍尔群岛建有大型军事基地甚至是战略导弹基地,对包括北马里亚纳在内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地区实施“战略否决”和“战略拒止”——不允许任何国家的军事力量在未经美国允许的情况下进入该地区岛国的领土、领海、领空。这是美国坚决阻挠该地区岛国与中国建交或发展互利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

  美澳还想充当“警长和副警长”

  美国的“战略监督”构想是,澳大利亚负责监控美拉尼西亚群岛,该地区位于澳东部,是其天然军事屏障,被澳大利亚视为“后院”。新西兰则负责监控波利尼西亚群岛地区。这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坚决反对法国继续在该地区实施殖民统治,并对法国“小动作”频频的重要缘由。法国则以“中国威胁论”恐吓澳新两国,希望继续保持在该地区的海外属地。

  “外交学人”网站文章认为,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相对“忽视”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两个地区,认为堪培拉和惠灵顿应该承担大部分的安全责任。但现在,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美国把在该地区的利益“外包”给澳新两国充满危险。

  经常炮制虚假报告抹黑中国的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网站11月刊文,在回顾澳过去20年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变化时提到,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崛起始于2006年斐济的政局变化。文章认为,姆拜尼马拉马执政后的斐济成为北京在南太地区扩张势力的“突破口”。也是从2006年开始,澳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出现严重分歧,在中国的支持下,“一个统一的美拉尼西亚国家集团正通过太平洋岛屿论坛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施加强大影响”。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教授理查德·赫尔判断,从2011年开始,澳失去对南太平洋集体决策的影响力,尽管澳仍是该地区最大的捐助国和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参与者。而ASPI的文章断定,澳在南太地区的战略利益直接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从2016年开始,澳开始变得忧心忡忡,并炒作“中国可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和所罗门群岛建立军事基地”。该文甚至还渲染称,这是自1942年美、日航空母舰编队珊瑚海海战以来,澳大利亚首次感受到“来自东方的安全威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