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南太平洋地区走近中国,美澳为何急眼?
http://www.CRNTT.com   2021-12-21 10:51:13


 
  《环球时报》报道,于镭告诉记者,美法等前殖民宗主国之所以对南太地区高度重视,首先离不开该地区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钴、镁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南太地区14个独立岛国的陆地面积仅为50多万平方公里,却拥有30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其次,南太地区位于太平洋中部地带,扼守亚洲与南北美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二战期间就是美日在太平洋战场殊死搏杀的战略要地。西方海洋霸权的倡导者、《海权论》一书的作者马汉认为这里是世界强国争夺霸权而进行“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强调这一地区是美国“至关重要的战略区”。南太地区水深流急、岛屿密布,战略潜舰布防于此既易于隐蔽,又便于进攻。因此,美国不容许南太岛国与任何非西方国家建立军事和安全合作关系,并企图在“软、硬”两个方面巩固自己为“警长”、澳大利亚为“副警长”的地区霸权体系和秩序。

  美澳等国不仅罔顾事实地在国际社会和南太地区渲染中国“新殖民主义论”“新霸权主义论”“资源掠夺论”和“债务危机论”,而且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密切配合,试图加强对南太岛国的控制,防止该地区逐渐向中国倾斜。2018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强调,美国决意在印太地区推行民主、法治、良政,宣布向包括太平洋岛国在内的印太地区国家提供4亿美元推行“透明制度”。今年9月,拜登政府又计划向14个南太平洋地区主权独立的岛国每年投放10亿美元,外媒形容“这是二战以来美国在南太地区用力最大、规模最广的金援计划”。美澳还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在南太地区的军事优势。

  殖民与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尽管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强化对南太地区的控制,并意图离间一些岛国与中国的互利合作关系,但这一“图谋”在该地区普遍实施“北望”战略,谋求国家政治、经济真正独立的情况下难以实现。

  原籍斐济、现为奥克兰大学教授的拉图瓦曾在和于镭交谈时表示,南太地区其实并不存在“中国威胁”,而是某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目的人为臆造“中国威胁论”。斐济国立大学教授、总统府经济顾问维拉姆也表示,中国是包括斐济在内的南太岛国人民真正的朋友,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太平洋岛国论坛提出的“蓝色太平洋计划”可以很好对接,推动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拉姆说,“资源掠夺论”、“新殖民主义论”与中国没有丝毫联系,他知道在非洲、东南亚等地。有中国参与建设的地方,经济都发展得不错。

  “中国人民是我们的兄弟,没有中国的无偿援助,我们的议员或许还在树荫下开会。”瓦努阿图大酋长马尔罗说过这样发自肺腑的话。萨摩亚一位前驻华使馆官员也告诉于镭:“中国是太平洋岛国人民最可信赖的朋友,中国从不将自己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强加于岛国,也从不趁岛国经济困难时勒索、逼债。债务陷阱只是西方前殖民宗主国恐吓岛国民众,离间互利合作的工具。”帕劳一位前政要私下也表示:“帕劳不承认中国是极其错误的,对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来说,是一个战略性错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