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俄乌军事冲突背后的“总导演”是美国
http://www.CRNTT.com   2022-03-09 12:25:14


2月26日,成群结队逃离的乌克兰人,从波兰边境口岸梅迪卡陆续进入波兰。图/新华社
 
  一方面,美国寻找到了俄罗斯这一“敌人”并将其塑造为“文化他者”。比如,美国极力贬低、丑化俄罗斯近20年来寻求崛起和国家发展的努力,认为俄罗斯是“极权”国家,不属于西方式“民主阵营”,通过突出安全威胁及制度差异,美国有效地为欧盟国家树立了一个具有差异性的“竞争者”。

  另一方面,通过不间断的军事行动、军售及在高精尖武器等领域的合作,美国与欧洲形成了密切的军事工业商贸合作,这种合作又不断寻找新的市场出口——即实际的战场。

  挑动俄乌冲突暴露美国见不得人的阴谋

  美国推动俄乌安全冲突上升为地缘冲突,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国内政治看,拜登希望通过这一军事行动,塑造本身的“强人形象”和危机事态下的政治领导力,这有助于抵消美国社会以及特朗普等政治对手对其“软弱昏聩”的攻击和指责。

  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将在11月份举行,但民主党与共和党的竞争早已开始。由拜登组织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对俄罗斯的制裁,并胁迫各国根据美国意志与利益进行“选边站”。这会给选民造成一个镜像——即美国依然有世界领导力,拜登政府依然拥有全球政治和军事动员能力,如此,给选民支持民主党的信心。目前看,由于美国政府宣传其对俄政策取得了重大的成绩,拜登的民意调查支持率出现迅速地上升。

  美国领导的北约军事集团一贯以“进攻性现实主义”推动北约东扩,压缩俄罗斯传统的“地缘缓冲”带,通过支持乌克兰政府,使乌克兰军队获得了对俄罗斯军队的“不对称优势”,这种不对称优势使俄乌原本在短期内可能结束的军事冲突或成为旷日持久的“相持战”。

  如此,美国可以实现的直观目标包括:让俄乌两个斯拉夫民族的国家产生仇恨,由此或长期影响区域稳定;制造难民危机,危及欧洲的安全和防疫;以霸权手段强迫全球国家“选边站”,并推动美元回流美国,复兴美国备受疫情打击的经济等。这被美国政治精英认为是美国领导力的展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