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4日电/据外媒近日报道,美国海军在今年2月的一次试验中,首次使用激光击毁了一枚巡航导弹,称其是“定向能技术武器化过程的开创性成就”。旧闻新报,颇有些“按捺不住”的意味。
有专家认为,作为最早着手研发激光武器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未能让图纸中的设想变为手中在握的现役武器,而面对自身军事技术优势有所“缩水”的现实,美国人似乎急于在激光武器领域有所建树。
那么,美军在激光武器研究方面究竟有何打算?具体进展如何?试验中的高能激光武器距离列装还有多远?请看解读——
紧锣密鼓推进,急于成型
激光武器是一种用激光束攻击目标的定向能武器。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美军就开始研发激光武器,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现“软杀伤”。即利用激光束干扰目标视场,类似于通过“强光晃眼”的办法使对方失能退出战斗。这类武器对激光束的功率要求不高,一般只有几十到几百瓦,技术难度较低,不少国家在这方面已有研发成果,且部分已在战场上使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照射敌方战斗人员的眼睛,使其暂时失明,例如美军曾经研制的“激光步枪”;另一类是安装在各类作战平台上,用来干扰对手武器装备的光电设备,使其失去观瞄、制导等功能,比如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装备的“激光眩晕器”就是这类装备。考虑到可能造成误伤,美军已经禁用了第一类装备。
第二阶段是追求“硬杀伤”。旨在通过高功率激光照射产生热能直接毁伤目标,通常被称作高能激光武器,这也是美军研发激光武器的初衷和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已被纳入所谓的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关注领域。按照美国国防部的定义,高能激光武器的平均输出功率要大于等于20千瓦或每个脉冲能量大于等于30千焦。近年来,美军在推动这类激光武器研制上进度明显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