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英法等国也在加速推进北极战略。为进一步加强在北极的行动能力,英军去年进驻挪威极北地区的一处军事基地。域外大国的加入,无疑将使北极地区的军事竞争局面更加复杂。
安全形势更趋严峻
俄罗斯约五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是地理意义上最大的北极国家,自然也是北极地区事务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为加强沟通、协调立场,俄罗斯曾与美欧建立了一系列北极合作机制,内容涉及安全管控等诸多领域。然而,由于美国执迷所谓“大国竞争”,对俄罗斯极限施压,这些曾为处理北极事务、确保地区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合作机制目前已陷入“冰封雪藏”的状态。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后,北极国家武装力量总参谋长会晤机制终止,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管控北极安全的重要对话平台不复存在。2022年,除俄罗斯外的7个成员国,即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宣布暂停参与北极理事会的活动,导致这一北极地区最重要的合作机制名存实亡。作为回应,俄罗斯2023年宣布退出巴伦支海欧洲—北极圈理事会。当前,北极国际合作体系的震荡已蔓延至气候、科考等专业领域,多数北约成员国已暂停或大幅限制同俄罗斯的数据共享和学术交流。这种“冰冷气氛”,给全球气候研究、环保和经贸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也阻碍着北极军事沟通机制的恢复。
俄乌冲突的爆发改变了欧洲的安全格局,美国则趁机将“阵营对抗”这一套复制到北极地区。在美国看来,北极是其遏制俄罗斯的“新堡垒”,也是推行其“大国竞争”战略的“新疆域”。目前,美国正通过强化伙伴关系、调整军力部署等手段,在北极地区构筑围堵俄罗斯的“小圈子”。这将导致北极地区的大国博弈陷入互相加码的恶性循环。
当前,芬兰已正式加入北约,一旦瑞典也完成入约程序,8个环北极国家将呈现“北约7国与俄对峙”的局面,届时俄罗斯不得不面对北约从北欧、中欧以及南欧等多个方向构筑的环形包围,安全环境将更加险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也会变得更加强硬。可以预见,未来北极地区军事对抗的强度,乃至发生冲突的风险都会大幅提升。
来源:解放军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