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研究员洪雯博士(中评社图片) |
中评社香港9月22日电(中评报道组)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香港国际金融学会研究员洪雯博士日前在“中评大咖讲书”第四期学习活动中发言指出,有三大根源导致两个香港撕裂,一是超级全球化下香港的三次既成功又失败的转型,二是香港自由放任体制下资本霸权的形成,三是移民因素的冲击。
洪雯表示,超级全球化是双刃剑,导致香港的撕裂第一大根源,正是全球化下香港的三次既成功又失败的经济转型。第一次转型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香港迅速崛起为四小龙之首,这个崛起是通过工业化。1980年前后,香港成为了全球高收入地区,而且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香港非常成功的一次转型,忽略了其失败的一面。1970年香港工业快速发展以后,缺乏内部推动力去转型升级,一直依赖低成本、以出口为导向的轻加工业。新加坡、台湾等地迅速冒起,而香港成本快速飙升,要靠低成本加工制造来竞争已难以为继,转型升级又缺乏内部动力。
“正当香港面对这个瓶颈的时候,出现了天赐良机——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突然有了一个面积广、成本低且拥有大量劳动力的基地,所以,香港企业把生产环节搬迁到了内地,特别是珠三角,以‘前店后厂’的模式参与全球竞争。”洪雯称,当制造业中的制造环节转移出去,生产服务业就出现了专业化的快速发展,香港变成一个粤港跨境生产服务中心。1980年到2000年,香港扮演着中国产品流入西方的最重要通道,是亚太区贸易物流中心。同时,由于内地制造业、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外资,香港成为了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和西方资本进入内地的通道,逐步演变为国际金融中心。这段时期是香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香港迅速崛起成为亚太区贸易、物流、航运、金融枢纽,大量中产阶层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但同时,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香港简单地把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珠三角,并没有借机推动高端制造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没有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次转型是2000年到2020年,其实是香港回归之后。洪雯指出,中国2001年加入WTO,与外界之间的资本流通和调配需求大大提升,给香港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香港成为世界走入中国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金融代理”。此过程带动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会计、法律、咨询、研究、公关、广告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香港升级为了国际金融中心。但以往为广东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慢慢走入了困境,离岸贸易开始取代转口贸易,成为香港贸易的核心,导致利润率的大幅下降。制造业流失后,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开始萎缩和空心化。第三次转型直接促成两个香港的撕裂。两个香港彼此脱节和断裂,“一号香港”前景广阔,但不足以支撑全体港人的发展需求,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