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杨犇尧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刘佩琼语中评:香港青年需投入更广阔的天地
http://www.CRNTT.com   2015-03-22 00:19:00


 
  2015年两会 讨论是否引入《国安法》

  刘佩琼告诉中评社记者,在2015年的两会上,港区人大代表团就香港占领运动的善后工作进行讨论,包括第一,探讨是否把《国安发》引入香港;第二,加强群众教育工作。国家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民间喜欢抓住个别案例不放,这是严重的偏见,归根到底是教育的问题。

  “国情教育到不了民间,就算到了也不够有说服力。”刘佩琼以自己亲身体验说道:“港区人大代表是会到学校做演讲,通常学生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析、说服这些学生并不容易,因此,港区的人大代表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不够。”

  对此她认为,解决教育问题要多管齐下,发挥不同委员和代表的特长和专业背景,恰当的人要发挥恰当的优势,“譬如说我自己,我有几十年教学经验,就需要对他们讲解内地的政治和经济,在这一方面我就是有说服力的。”

  “香港的年轻人要到内地去发挥所长,现在内地和香港的联系越来越多元,他们面对的是更宽广的未来。”刘佩琼认为,这正是港区人大代表需要向青年传达的讯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