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对融合发展的再认识
http://www.CRNTT.com   2019-03-11 00:11:34


 
  简言之,“惠台31条”意味着大陆方面将统一之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统一之前处理,将统一之后推动的政策提前到统一之前实行,这种“统一置前”与“吸纳式统一”在历史上分裂国家的统一模式中系前所未有的首创。

  (表1:中央和部分省市惠台政策中促进台胞社区融合的内容)

  3.从民族复兴角度看,大陆提出的融合发展通过系统性公共政策,将大大提升常驻大陆台胞在当地的社会融入程度,这将为中国大陆从一个迁移人口输出大国向迁移人口输入大国转变提供治理经验。

  笔者自2009年开始以田野调查的方法做大陆台商的社会适应研究,彼时提出大陆台商群体规模有不断增长之势,“从社会变迁角度来看,这也是近代历史以来中国第一次以主动的姿态吸引、接纳外来的迁移人口……由此将带来的各种外来人口适应与融合问题、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是所有迁移人口及作为移入地的中国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⑪。大陆的融合发展,特别是“惠台31条”从很大程度上回应了这些问题带来的挑战。有学者认为,这有助于改变以往台胞生活圈游离于当地主流社会、“自成一体、抱团取暖”、难以真正融入在地的问题,将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长远看将推动岛内那些被选举利益绑架或“台独”执念绑架的政治势力转变立场,⑫目前“积极现实主义”正在成为新时代对台工作的主流思想。⑬两岸学界普遍认为,大陆惠台政策相较以往对台政策开放力度更大、政策执行力更强、利益惠及面更广、利益分配更公平。同时,贯彻融合发展将对涉台领域政策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系统化研究推动涉台公共政策,建立涉台公共政策体系。由此,对台工作更多地从政策宣示阶段发展到执行操作层面;从局部惠台、间接惠台走向直接全方位惠台,这将在推动两岸民间融合中发挥引领性作用。此外,惠台措施的出台将两岸民间参访、座谈、联谊的交往模式向日常性、体验性、融入性的生活共同体模式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融入大陆的社会生活圈。大陆对台融合发展思维政策的提出及贯彻落实,已经取得较好政策效果。据岛内民调结果显示,愿意让子女到大陆念书的人由2016年的三成二增为2017年的三成八,一成二民众愿意搬到大陆定居,也比2016年增加五个百分点,两者都创八年来新高点。⑭过半数的网友表示会想要去大陆就学、就业、创业或生活。⑮

  特别是,大陆提出的融合发展以两岸青年为主要受惠群体,着眼于培养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构筑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基础。截止2018年初,大陆为台湾青年提供各类实习、就业岗位逾12000个,截止2018年9月底,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或示范点达76个,在大陆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超过1万名。向台湾同胞开放134项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因此,两岸若重启对抗老路,未来台湾受害力度最大的将是台湾的年轻人。

  二、以理解两岸社会治理模式差异为出发点,探索两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两岸在社会治理领域的隔空较量,已经成为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只有大陆越来越展示出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强大生命力与优越性,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才会越来越强大。大陆提出融合发展,则是从社会治理角度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思维,意味深长,意义深远。而两岸之所以能走上融合发展之路,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两岸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奋斗目标。

  两岸融合发展对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深度、广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直以来,两岸关系发展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顺序推进。两岸在社会领域的交流互动应贯穿于两岸经济与政治领域交流过程的始终,2008年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历史时期后,两岸社会领域的交流互动日渐绵密,不少现实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这使得两岸社会交流合作一度成为两岸关系的热点。两岸社会关系与两岸经济与政治关系之间的互相作用力越来越明显,三者之间形成互相影响之势。

  1.两岸社会交流是推动两岸深度交流、融合发展的切入点。

  以“一国两制,和平发展”为指导,以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为旨归,大陆在对台工作方面,提出了不少促进台胞在大陆更好生活与融入的政策措施。但是,也出现了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甚至有些政策暂时无法落实的问题,削弱了大陆做台湾人民工作的政策效果。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在推进两岸同胞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去应对解决。两岸交流如果一直在低维度、低层次徘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就会遭遇更多的挫折,走更多的弯路。当前阶段,尤其需要从两岸社会交流着手,将两岸交流推向高维度、深层次,走两岸融合发展之路,提升广大台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参与感、成就感、归属感、认同感。

  2.深入推进两岸社会交流,要从理解两岸社会治理模式差异为出发点。

  两岸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现代社会治理的挑战,公共政策体系及其政策绩效就是观察与分析社会治理问题的重要指标。应该说,两岸在社会治理领域互有短长。台湾社会浓厚的志工文化,让台湾岛这块美丽友善的土地,成为宜居、宜游之地。这一特质不仅是台湾社会治理体系塑造的结果,也得到两岸人民的普遍赞誉。但2018年以来,台湾屡有发生普悠玛列车脱轨及其他公共交通事件,也暴露出台湾社会治理的短板。简单来说,两岸由于社会治理模式的差异,在社区福利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异。大陆在公共交通与互联网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绩效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治理优势;台湾在社区福利实践与推广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可以以此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创新大陆对台工作的公共政策思路。比如营造亲台的社区生活环境,就有助于两岸在社会治理领域的融合发展。

  三、突出两岸融合发展的福建特色,深入推动闽台深度融合

  在贯彻中央对台融合发展政策方面,福建有特殊优势,亦应形成两岸融合发展的福建特色。两岸融合发展的福建目标,可以比其他省份定得更高、更超前。比如,在不断缩小闽台经济差距的同时,适时将缩小闽台社会发展程度差距作为主要政策目标,具体而言,就是不断提升福建人民及在闽常住台胞的社会生活舒适程度;不断提高福建地域性社会的社会文明程度,实现闽台社会文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率先让台胞,尤其是台湾青年在福建“愿意来”、“留得住”、“同发展”。要将闽台社会深度交流与融合发展置于两岸关系大环境下来规划、思考。对于在推动闽台社会关系发展实践中已经成熟的项目和方面,要及时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制度化提升。

  当前阶段推动闽台深度融合发展,有两个较为成熟的领域。

  1.强化闽台在社区治理领域的交流合作。

  近年来,台胞在福建各地深度介入当地社区生活,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政策创新不断涌现。在台胞参与福建社区治理方面,就有参与城市社区治理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以及福建各类企业中台干集中企业的两岸融合文化建设这三种类型。另外,大陆提出“惠台31条”后,台湾青年参与闽台经济交流的渠道持续拓宽,形成台湾青年赴福建就业创业的热潮。台湾青年登陆福建就业创业,首先接触的就是福建各地城市社区,因此,可以利用福建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工系统,辅导台湾青年首先融入当地社区生活。

  2.扩大闽台在民生领域的交流合作。

  一方面,引导、支持台湾地区在社会治理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到大陆寻找更多的发挥空间,惠及更多的两岸民众。比如,深入推进闽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交流合作、以治理城市拥堵为目标的闽台公共交通政策体系交流合作、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为目标的闽台志愿文化(或志工文化)建设机制交流等。另一方面,也寻找、开放大陆特别是福建在社会民生方面的优势领域,服务于台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比如推动闽台气象科学交流合作、闽台抗灾防灾交流合作等。

  注释:

  ①郭震远:《落实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思想的探讨》[J].《中国评论》2017年12月号。

  ②王英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问题刍议》[J].《中国评论》2018年1月号。

  ③《台湾社交应用蓬勃发展,新媒体将更深嵌入民众生活》[EB/OL].[2018-12-14].http://wemedia.ifeng.com/93067942/wemedia.shtml

  ④《调查:台湾近三成民众每日花5小时上网 喜欢手机上追剧》,2018-02-23,http://news.sina.com.cn/o/2018-02-23/doc-ifyrvnsw7751195.shtml

  ⑤转引自李仕燕:《社交媒体多元化对台湾政治发展的影响——兼谈“韩流”现象背后的网络经营资料》.载于北京市台办、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办:《“新时代视角下的祖国统一事业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年11月。

  ⑥转引自李仕燕:《社交媒体多元化对台湾政治发展的影响——兼谈“韩流”现象背后的网络经营资料》.载于北京市台办、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京台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办:《“新时代视角下的祖国统一事业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年11月。

  ⑦唐永红:《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有助于和平统一》,2018-07-10,http://www.crntt.com/doc/1051/1/2/8/105112850.html

  ⑧王伟男:《两岸融合发展解析》[J].《中国评论》2018年10月号。

  ⑨李秘:《两岸融合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评论》2018年6月号。

  ⑩《叶克冬:真正实现两岸同胞“同等待遇”》,2017-03-07,http://wap.huanqiu.com/r/MV8wXzEwMjcyNjI0XzEyNjJfMTQ4ODkzOTI0MA==

  ⑪严志兰:《大陆台商社会适应与社会认同研究:基于福建的田野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⑫吴宜:《惠台政策推动两岸实现“心灵契合”的统一》[J].《中国评论》2018年5月号。

  ⑬唐永红:《积极现实主义:新时代对台工作思想刍议》[J].《中国评论》2018年5月号。

  ⑭联合报系民意调查中心、采访中心、大陆中心:《挺独的变少愿赴陆就业念书的冲新高》[N].《联合报》2017年11月20日。

  ⑮蓝淑芬、王致凯:《ET民调/68%网友认为惠台“可拉拢台湾人心”》,2018-03-08,ET新闻云,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8/1126540.htm

  ⑯严志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视角下的两岸社区交流合作研究》[J].《台湾研究》2017年第6期。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3月号,总第255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