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月19日电/大华网路报今天专栏文章说,这次败选,许多人对国民党提出建议,有的具体可行,有的是病急乱投医,假若真的执行,很可能未见其利先受其害。
每次败选,有三件事必在检讨之列:
1、国民党世代交替的速度不够快,应该全面启用年轻人。
2、国民党不够本土化,应该将中国国民党之名改为台湾国民党。
3、国民党论述已经过时,“九二共识”已经被“污名化”,应该及时修正。
这些建议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多半是一厢情愿,举例来说,有人建议,中常会上,应该保障三分之一席次为45岁以下青年,三分之一席次保障各地具有民意代表身分的从政同志,仅留三之一依现行制度选出中常委代表各类党员。
问题是,学青选得过社青吗?这些人如何产生?而且当选票数更高,更有民意基础的县市长,为什么比不过具有民意代表身分的从政同志?这样的结果不是使地方派系更加垄断中常会的决策吗?
事实上,最近二十年来,国民党不是没有延揽年轻人,但效果一直不好。首先,这些新贵对国民党既没有深厚的感情,也缺乏深入的认识,上台之后就想大刀阔斧,放手施为,但他所提的建议未必可行;每每雷声大雨点小。其次,这些新贵往往颐指气使,跟党部原有的年轻人发生磨擦或冲突,每用一次新贵就对党的年轻人造成一次伤害。
所以党部确实该大量启用年轻人,但不是让年轻人一步登天,也不是把国民党的老人都全部换掉,国民党就能脱胎换骨。批评的人认为,国民党不分区名单平均年龄太老所以才会输掉;但国民党不分区总体平均年龄和安全名单只比民进党大两岁;再说2016年国民党不分区名单,平均年龄最低,专业代表性最高,但选举结果却是历年最差的一次。这证明换年轻人并不见得能够改变选举结果。任何一个团体都应该老中青并用,老干新枝兼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