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台“黄仁勋热”背后的餐桌与菜单之问
http://www.CRNTT.com   2024-06-13 00:05:16


 
  尤其是,随着美国近年来发起对中国大陆的“小院高墙”科技封锁战,黄仁勋、苏姿丰麾下的高科技企业,日益成为美国“以台制华”战略的新抓手,形成了既拉拢、又防备,以政治为导向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在上述背景下,即便英伟达、AMD等公司明确认识到中国大陆产业链与市场的重要性,亦保留和经营在大陆重要事业和伙伴,但也不得不遵守美国对华禁令,而这恰恰成为“台独”势力谋求两岸经贸脱钩、科技断链、依附美国抗中“小圈子”的绝佳样板。

  一言以蔽之,绿营舆论炒作“黄仁勋旋风”、吹捧“台裔美国人”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就,本质目的是建构“经济台独”论述。过去,日益紧密的两岸经贸关系,始终是“台独”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但如今“时代变了”,美国对华科技战、贸易战,成为“台独”势力紧紧抓住的稻草。从蔡英文任内开始鼓吹所谓“台湾是世界的台湾(意在否定台湾是中国的台湾)”的民进党政府,在高科技和区域经贸合作领域“脱中入美”,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支点。

  重视台湾地区产业与市场、利用“台湾背景”亲近岛内社会,本是黄仁勋等科技商人的企业发展策略,这无可厚非。黄仁勋此次参加台北国际电脑节,刻意避免与赖清德同台,也反映其在两岸、中美间“走钢丝”的考量。但“台独”势力藉机政治炒作,在岛内混淆视听、误导民意认知,必须引起两岸舆论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如果台湾民众能够冷静下来,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就可以逐渐体悟到,岛内“黄仁勋热”背后,其实浮现出一个台湾社会普遍不想面对、不敢面对的尴尬事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