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台胞:搭上改革开放快车
http://www.CRNTT.com   2018-08-30 15:07:24


  中评社北京8月30日电/1978—2018年,改革开放的如椽巨笔,写就中华民族奋斗的史诗。伴随大陆改革开放的步伐,两岸实现直接全面双向“三通”,形成“一日生活圈”,年贸易额约1900亿美元。一批又一批台胞来大陆谋发展,成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获益者,写下属于自己的“春天故事”。

  亲历:见证大陆沧桑巨变

  8月,台北。在永然联合律师事务所的会议室里,李永然律师正在与来自上海法学会的客人们探讨两岸仲裁法律的异同。谈起两岸交流的变迁,李律师感慨不已。早期,海峡那边禁令重重,但还是有台商冲破台湾当局的法律与政策障碍,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两岸贸易往来与间接赴大陆投资的历程。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相互之间完全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北京紫玉山庄董事长黄紫玉当时在香港,受此感召,她开始协助开拓两岸贸易。“当时大陆物资匮乏,需要各种商品,台湾经济比较活跃,促成这样的贸易,对大家都好。”黄紫玉的父亲和兄长都是台湾政商界的知名人士,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为了不连累他们,原名黄美廉的她改名为黄紫玉。

  从暗流涌动到春潮汹涌,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波以轻纺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到第二波以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第三波以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台商投资大陆的轨迹,已成为大陆改革开放进程的“注脚”之一,而台湾同胞的改革开放记忆中,“进步”“变化”是最高频的关键词。

  中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壮源早年从事纺织业。1982年,李壮源到江苏考察投资环境时发现,“那时大陆的纺织业,生产设备、工厂形态和技术还很落后。”再后来,李壮源的足迹遍及大陆多地,如今在四川绵阳投资生物科技。他感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大陆的变化和进步真是不得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