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深度:王于渐详解香港房屋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22-01-12 00:12:20


 
 
  王于渐:“房屋阶梯”是70年代政府针对当时香港社会的情况所制定的政策。当时没有出现资产高度飞升的情况,政府盖公屋后以便宜的租金提供给低收入人士居住,当他们的收入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换居屋,再通过居屋的升值或财富的累积购买私楼,以实现一层一层的向上流动。但这个阶梯在1997年就行不通了,低收入人士租住公屋后就永远留在公屋里生活,难以购买居屋,买到居屋的人又很难再购买私楼。政策虽然一直保留,但阶梯早已形成断层,脱离了理念上的可行性。
 
  简单来讲,政府需要做的是通过政策帮助市民置业。有些人可以买得起居屋,但买不起居屋的人难道只能一辈子租住公屋吗?有些不想置业的市民,可以选择长期租住公屋,但同时政府应该扩大置业阶梯。此外,当下香港有很多计划都需要发展,例如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等,推动这些计划需要一定的财政支出。此外,要发展好基建、运输、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也需要财政支出。而对这些计划和产业的发展推动,受惠的是大多数市民,尤其是没有房产、没有财富的人。
 
  政府知道房屋不够,但只是通过计算公屋轮候人数、劏房家庭数量来确定需要建造的房屋数量。政府应该真正瞭解香港的特点,当下香港正处于一个人口转换的时期。1945年到1951年,香港人口从60万增加到230万,以每年30万的数量增加。这些人都是战后来到香港,大多是三四十岁,他们来香港后就生儿育女,因此香港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人非常多。而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他们一般生育1-2个孩子。所以香港目前人口老化十分严重,公屋中也起码有三分之一是老年人居住。
 
  香港的房屋政策是只回应市场的供求变化,没有真正思考政策如何配合社会经济转型后发生的变动。解决置业问题最简单方法就是在出售公屋同时盖楼,在出售公屋的过程里,土地的财富价值也能盘活,之后就可解决其他社会问题,推动经济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