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4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2018年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缓解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考虑采取“定向降准”政策,解决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资金问题。
这项政策并不表示中国将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只是表明中央政府正在积极探索制定更加科学的促进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
本届政府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市场出现的融资难的问题,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策略通过增加人民的流通量或者降低准备金率,解决金融市场流通性问题。中央政府的基本判断是,中国资本市场资金充足,只不过资金的流动方向出现问题,资本市场投机交易过热,而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将资金发放给工业企业。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尚未真正落实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更多利润,通过各种方式把资金调往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有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通俗地说,金融机构在资本市场可以获取更多的收益,投入实体经济则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市场风险投资收益规律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实体经济的资金则得不到有效地满足。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趋势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被彻底边缘化。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把资金借给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因为贷款给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不仅交易成本居高不下,而且面临巨大的商业风险。如果中小企业或者微型企业破产,商业银行的贷款就会变成呆帐坏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