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评论》2019年1月号,总第253期目录(中评社图片) |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海良在《世界大变局:全球力量再平衡与国际秩序的重塑——兼论冷对抗下的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中谈到,关于当今世界大势,现在可能是自冷战结束之后的又一个历史分水岭。经过近 20 年的徘徊、蹉跎和探索,国际格局开始调整,一场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正在拉开序幕。一战结束百年了,世界正在天翻地覆,新历史分水岭到来,对大国都是严峻考验。不仅从世界历史周期看是这样,世界经济周期也到了重新塑造全球化的阶段,而地缘政治也在发生相应的转折,一种世界政治板块大变动的景象逐渐进入人们眼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中美两大经济体的政治博弈。《经济学人》主编比尔·埃莫特说,世界很快就会目睹中国和美国意志力的历史性考验。即将到来的考验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它将揭示世界新兴强国与衰弱但仍居领导地位的既有强国,在对峙时的真正实力和态度。无论结果好坏,可能会决定未来数十年的世界。但世界政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绝非完全由中美两国的博弈所决定,事情远比双边关系的变动复杂得多。他在文章中探讨了世界大变局的总体图景、主要机制和发展趋势,并在这一框架下分析了两岸关系发展趋势。
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台湾大学日文系兼任教授、中华民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何思慎在《非零和的博弈:“冷对抗”下的中美日关系与两岸》一文中表示,“冷对抗”应为当前中美关系的适切描述。中、美非敌我关系,而为处于竞争、摩擦亦互见支持的“冷对抗”,其间零合博弈绝非解方,透过对话,管控分歧,构建超越历史悲剧的新型大国关系仍为“习近平外交”基调。此外,安倍对中外交亦未因中、日在东海的持续针锋相对而停滞,将安保与经贸脱钩,务实改善中日关系,此亦显示中日关系存在多层次的竞争与合作,无法简单化为非黑即白的敌友关系。而在激烈变动中的东亚国际关系中,民进党政权切忌台独意识形态绑架,而应审时度势,在中、美博弈中,灵活应对,寻求“九二共识”的解方,突破两岸关系困局,始能在变局中立于不败,有效维持两岸现状。
本期《中国评论》“智库论丛”栏目刊登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李林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法治问题》一文。该文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须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促进和保障。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所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如“世界三大湾区”:东京湾区【大陆法系】、纽约湾区和三藩市湾区【英美法系】,都是在一个国家、一种政治制度、一个法系之内的大湾区建设),没有现成的法治模式和法治经验可资借鉴。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更好实现法治引领、促进和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当加强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在本期“智库分析”栏目,张亚中发表了《为何要出版<台湾史基本读本> 》一文,在该文中,他指出,当世界上更多的人愿意来到台湾,愿意“享有”台湾时,台湾也就可“享有”世界了,也就有了真正的“主体性”。故步自封、以“我执”来爱台,只会害台,只会让自己失去所谓的主体性。“台湾是台湾人的台湾”的“锁岛”排它思维将使得台湾逐步萎缩,唯有“台湾是世界的台湾”的认识,台湾才有机会享有全世界。“和平开放”是台湾必须要走的道路,“有容乃大”则是台湾面对世界、展望未来唯一的座右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