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评论》2019年1月号,总第253期目录(中评社图片) |
本期《中国评论》“智库报告”栏目主要聚焦台湾问题,两位两岸关系领域的专家分别就台湾“第三势力”和未来蔡英文的内外政策议题展开了精彩论述。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兼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严峻在其文章《台湾民粹主义与“第三势力”》一文中表示,随着“反建制主义”风潮在全球多地兴起,有关“台湾民粹主义”、“台湾第三势力”再度成为海峡两岸政、学界乃至社会大众热搜热议的词。他的文章尝试回答以下三组问题:第一,当前台湾是否民粹主义升温,若是,台湾民粹主义的主要价值取向与表现形式是什么?第二,台湾有无“第三势力”?若有,台湾“第三势力”指什么?其当前力量与未来发展趋势如何?特别是 2018 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对“第三势力”力量的增减意味着什么?第三,台湾民粹主义与台湾“第三势力”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亚太智库研究员,广西东南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东流在《未来两年蔡英文民进党会否调整其内外政策》一文中表示,民进党想要迅速改善执政处境、调整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要做调整的东西太多了,不单单是两岸关系,还有岛内一系列的政策都必须要做大的调整。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它不单会失去自己的基本盘,也不可能得到新的支持。既然两年之内很难做到重新赢得民众支持,那么现实问题不得不让她更多的考虑该如何才能把原来的基础巩固好。
时值《中国评论》月刊创刊20年之际,“智库回眸”栏目特别刊登了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专任教授、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顾问赵春山所撰写的《贺<中国评论>20 岁生日》。在文章中,赵春山谈了他与《中国评论》的情缘,二十年来海峡两岸与国际环境的变迁,以及《中国评论》及中评社的作为与贡献。他指出,《中国评论》和〈中评社〉,至少做出了下列的贡献:第一、它提供我们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和分析,让我们“不出门能知天下大事”,对于台湾的读者而言,这点非常重要。第二、它提供了一个智库沟通的平台。习近平上任后非常重视智库建设,认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份,希望广泛听取各方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第三、它提供了中国大陆各方面的资讯,尤其是官方的第一手资料。第四、它促进蓝绿双方的彼此瞭解,在目前两岸现实状况下,中评在这方面的贡献最为突出。
本期“智库思考”栏目刊登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所所长邵育群的《台湾问题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与特朗普政府对台政策动向》和上海东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钟焰的《中美贸易摩擦发展趋向与两岸经贸合作方向》两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