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评论》第294期精彩观点抢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06-01 00:27:33


 
  本期“智库思潮”栏目刊发了《两岸分工合作 共创经贸荣景》一文。该文作者高孔廉(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教授)表示,两岸经贸基本上是依市场法则运作,虽然结构已由过去的互补走向近年的竞合,但本质上还是互惠互利的,台商可以扩大视野,走向世界,但不能忽视近在毗邻的广大大陆市场。两岸政府似可经由经贸逐渐化解敌意,开诚布公,探讨分工合作,共创经贸荣景。

  本期“智库观察”栏目刊发了《文化基因是文化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兼论“文化台独”之荒谬》一文。该文作者张铭清(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平台主任、首席专家)表示,正因为中华民族有传统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稳定性,我们才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还是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是中华民族复兴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台独”分子,在坚不可摧的中华文化铜墙铁壁面前,只能落得头破血流的下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本期“智库研究”栏目刊发了《试析民进党当局对美依附的表现、成因及影响》一文。该文作者夏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孙云(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表示,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在对外关系上一面倒向美国,对美国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色彩。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民进党当局对美依附的具体表现包括:谋求加入美国“印太战略”;提升台美经贸关系;斥巨资购买美国军事装备;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大陆;利用美国扩展所谓“国际空间”。民进党当局对美依附的成因包括:台湾的历史传统;民进党的理念;平衡来自大陆的压力;“联美拒统”的需要。民进党当局对美国的依附给台湾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两岸关系和台湾的对外关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期“智库视野”栏目刊发了《俄乌冲突及对两岸关系的启示》和《“俄乌之战”对台海局势的影响》两篇文章。

  《俄乌冲突及对两岸关系的启示》一文的作者王信贤(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兼所长)表示,俄乌战争迄今未如俄罗斯总统普丁一开始所预期的速战速决,乌克兰在北约,特别是美国的支持下,俄罗斯不仅未占到便宜,也付出巨大的代价,随着时间拉长,国际间强权博弈的痕迹也更加明显。俄罗斯受到西方国家的谴责与制裁的同时,北京与莫斯科紧密的盟友关系一直受到国际关注。这场冲突不单是战争型态的典范转移,也是国际政治的典范转移。此外,不只影响美中俄大三角,也关乎美中台小三角关系,也应该对两岸关系有所启示。

  《“俄乌之战”对台海局势的影响》一文作者李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聘任教授)表示,美国挑起俄乌战争的目的是肢解俄罗斯,再以“北约”东扩“印太”围堵中俄,并利用台湾达到最大化的遏制中国。俄乌战争爆发以后,台湾人对美国不出兵的反应“群起哗然”。多次民调都显示有过半民众不相信美国会派兵协防台湾,甚至开始出现“和统无望论”的声音。俄乌战争使台湾局势出现了新变化,是利用这个“机会之窗”,还是继续采取“隐忍”之策,需要我们审时度势,从复兴“中国梦”的大局出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