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表示,香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路正在越走越快,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事在人为。对此,他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与决策执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在“一国两制”,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环节也在于此。这当中涉及多个不同层级的权责主体,尤其是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经济社会制度、法律司法体系不同,由此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治理关系。正因为如此,顶层设计尤为重要。迄今已有的各级机构还不能真正把统筹协调政策落地的工作做实,更做不到内地和港澳的同步推进。要有效解决要素流通、规则对接、机制衔接等关键问题,必须把决策执行机制加以明确。
第二,以重点区域建设形成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在于发挥“一国两制”优势,这必然涉及规则、体制、机制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创新,改革也就步入了深水区。为了既有效推动改革,又控制由此而来的风险,在综合性平台上进行试点非常必要。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的开发建设。“十四五”规划纲要又进一步把深圳河套纳入到粤港澳四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的建设问题,把这四个平台作为破解大湾区建设难题的实验场,以项目和问题为导向,积极破解妨碍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领域的创新,不断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第三,着力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申,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应该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香港具有的科技研发、金融与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在“零到一”的科技创新中大有作为,还可以在大湾区内为“一到N”的产品设计产业化、商品化等,贯通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分工合作当中发挥作用。特区政府应积极支持产学研形成合力,支持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包括要高度重视发挥港澳地区国家实验室的作用,以及大学科研力量的作用,支持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这不仅是发展香港成为科技枢纽支点的需要,也对澳门、深圳、广州等其他湾区内科技创新重点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意义重大,进而助力国家转换增长动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应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突破口,在包括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安保标准、投资保护、投资贸易便利化等在内的规则与制度对接方面,摸索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不断为创科产业合作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