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国要与中国分道扬镳了吗?
http://www.CRNTT.com   2018-09-07 00:09:25


 
  三、中美分道扬镳产生的影响

  鉴于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事务上的重要地位,特朗普对华激烈的政策就不仅影响两国关系,而且将改变国际格局。

  首先,对中美各自可能的影响。

  特朗普对华贸易战来势汹汹,而看透了特朗普外强中乾的中国则誓言奉陪到底。鉴于中美高度经贸依存关系,贸易战一定造成两败俱伤,但谁也不会轻易服输。这场贸易战犹如当年的朝鲜战争,打打谈谈很正常,一定会对高度外向型的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贸易战对中国会在短期内感到刮骨割肉之痛,特别是中兴被惩罚和被卡脖子的教训表明,依靠造不如买,放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使中国再次陷入被动。但长期看,必将让中国重新获得一种经济自主权上的新生,并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脱胎换骨。

  特朗普对世界发动的贸易战不是美国霸权强大的表现,而是陷入困境的结果。美国的衰败是结构性的,是华尔街的贪婪和既得利益集团推波助澜造成的。无论特朗普如何折腾,都改变不了衰败的命运,因为霸权违背世人利益。特朗普就任以来面临的最大战略困境是世界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而美国地缘政治却没有变。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发自内心的期待,他不断地退群、在国际事务上立场反复、不守信用等,都是为了维持美国霸权。从对中兴的制裁、惩罚以及对俄罗斯和伊朗的制裁等可见美国金融势力的强大。在美国彻底丧失打劫全世界的能力之前,周期性金融打劫还会持续,甚至不惜用力过猛伤及自身。

  推崇美国至上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特朗普实行战略收缩似乎不可避免。特朗普在战略收缩状态下,势必进行战略恐吓虚张声势,以保障撤退时依然能获取利益。但作为言必行的总统,为何至今不履行竞选诺言进行国内经济建设?因为国内建设不仅周期漫长、杯水车薪,而且可能触动现有利益格局。所以,继续走对外掠夺的老路来得才快,金融薅羊毛和贸易战都是组成部分。

  其次是对中美关系的冲击。

  从一度盛行的建立中美G2的美方愿望看,中美经济共生关系意味着,中国对美输出产品和购买美债,不仅延续了美国人低通胀高品质生活,而且是维系美国霸权的外部支撑。中方向来给予美方足够面子,为中美关系仁至义尽:10年前推出“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4万亿措施,让美国顺利躲过危机;特朗普访华享受到畅游故宫优待;被朝鲜怼得下不了台时说“只要中国在半岛问题上帮忙,经贸上的事好商量”;一旦中国的利用价值已过,就在贸易问题上大打出手。不能寄望于美国内所谓温和派对特朗普施压;对执意要两败俱伤的特朗普苦口婆心劝告没有用。更不要做东郭先生,对方稍有松动就放松警惕。

  但特朗普的贸易战未必能占上风。在中兴事件和美国撕毁两国达成的共识之后,中国已没有退路可走,唯有强力反击一项选择。第一轮较量之后特朗普就豁免一些从中国进口的美企关税、给予农业120亿美元补贴、再加上参议院悄悄降低100多种中国进口货物关税看,特朗普鲁莽的对华贸易战已经失败,难有继续打下去的本钱。他配合贸易战的台湾牌也不起作用,美国航空企业最后一刻对中国妥协,对于一惯说一不二的美国相当不易,是中国坚定的立场发挥了作用。

  多年来我们一直以美国为师。但美国现在走的不是正道:对世界疯狂的掠夺,国内政治被财团绑架的结果,它已从战后秩序维护者变成了破坏者。特朗普巧妙利用了美国国内喧嚣不息的中国威胁论,确立其对抗政策的正当性,进而占据道义制高点,有预谋地建构了中国这个危险的敌人。这不仅可以凝聚其内部共识,而且可以转移矛盾焦点,减缓来自主流民意和媒体的政治压力。中国与特朗普交涉的最大风险,就在于其日渐清晰的围堵中国的思路却又不按牌理出牌的手段,从而做出得不偿失的强硬和不必要的妥协。

  最后对相关国际局势的影响。

  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军事霸权和单边主义,与世界为敌,连欧、日、加、墨西哥这些传统盟友都不放过,甚至分化欧盟,特别是出尔反尔的“弃约精神”,遭致世人反对。尽管美、欧、日并非铁板一块,但仍属于西方内部矛盾。当前既有可能联合一些国家共同与美国打贸易战,还要做好它们与美妥协共同对付中国的准备。特别是美国与日欧及其它西方国家达成新的贸易协定的企图,矛头明显在于孤立中国。所以,中美贸易战看上去是一场经济战争,实际却是国际话语权和国际新管理模式较量的先声。

  由于俄罗斯介入改变了叙利亚局势,美俄关系症结主要在中东。中东是美国金融霸权和金融殖民体系根基所在,失去美元石油体系的美国将会散架。美国军事霸权的神话在叙利亚战场已经破灭,再也不敢对其中东政策的眼中钉伊朗动武。即使自己一手扶持的伊拉克,今天也成为反美国家,表明美国的中东政策并不成功。然而,特朗普重返中东不意味着就此放过中国。看似无关的地区热点问题,背后都有中美俄较量的影子。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让步也不过是无计可施后转换一下与中国较量的战场,企图在台海和南海等地困着中国。

  四、对与美国“决裂”应有的思考

  特朗普对中国想要的东西太多,多到无论中国怎么妥协都不可能满足的地步。所以,对特朗普这种对手能硬对抗的时候决不能示缓,无原则的让步只会让其得寸进尺。但正当的反击不同于所谓挑战美国霸权。

  首先,是对美国本质应有的判断。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结果。美苏冷战平衡维持了较长时期和平。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霸,通过金融和军事手段收获冷战红利,此间美国虽然经常发动战争,但因无足够强大对手制衡,总体避免了世界大战爆发。现在美国享有的霸权所剩无几,新兴国家崛起的挑战日甚,在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情况下不排除战争冒险可能性。强盗本质并未因其物质高度发达而改变,衰弱中的霸权更危险。帝国主义的贪婪本性,决定了在恫吓威胁无效的情况下可能铤而走险、诉诸武力。美国军界最常见的战争话题是对中国的战争。在中美全方位竞争、多领域博弈、随时发生冲突将会成为一种新常态,绝对不可懈怠。

  因受孔孟之道影响太深,试图用自己的良心去感化人、取悦于人,恐怕不适用于特朗普的美国!“韬光养晦”也只适用于不被美国视为威胁的弱小的中国。特朗普在叙利亚被普京打得狼狈相、被金正恩玩得团团转反而称兄道弟表明,冲突才是国际关系的常态,斗争才可能赢得合作。但多年来,貌似时髦、现代与普世的无条件合作共赢思维,无可非议地占据中国舆论主流,“斗而不破”思维束缚着手脚,对战争退出人类历史舞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的判断僵化不变,甚至信以为真。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依赖”不仅不能保证和平共处,而且并非一切国家都可以“合作”与“共赢”。

  其次,中美夫妻论可以休矣。

  有人说40年改革开放最成功的经验是处理好了与美国关系,依靠美国中国经济才得到了发展,要对美国感恩戴德,有求必应;中美较量时国内总有舆论暗示一切都是中国的错,因为中国“违背”世贸规则,美国要“讨回公道”;应在贸易战中让步,而不是对抗美国;从美国挣到的顺差理应花到美国,好像美国没有消费中国产品,还把特朗普的无赖看成强硬;明明是特朗普“弃约成瘾”,却反咬一口批评中国不讲诚信。有人披着“忧国忧民”外衣让国人陪着向美国集体下跪,这才真正是特朗普所期待的。他明白中国顾全中美关系大局,离不开美国市场,于是极限施压。

  中国对中美关系一直寄予厚望,大张旗鼓地加强各种联系,把各种所谓沟通管道搞得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把合作、共赢、管控等号角吹得震天响,为融入美国领导的国际社会不遗余力。但这样不仅对崇美恐美心理产生推波助澜,也不为美国所尊重。90多条沟通管道和频繁的高层往来并非美国重视中美关系或者两国关系稳定的表现。中国不仅没有威胁美国的能力,而且绝大多数人没有思想准备,更不用说决心和意志了。在美国煸动民族主义情绪的人都成为内阁高官时,一些中国的公知却警告不要煸动民族主义情绪。

  再次,对华露出真面目并非坏事。

  特朗普的压力让国人对美国失去了幻想。妥协能否换得美国宽恕,萨达姆和卡扎菲以及俄罗斯的经验最有说服力:谁对美国有幻想,谁就注定血本无归,美国对待敌人只有赶尽杀绝。特朗普对华采取强硬贸易制裁措施后,支持率不降反升,达到51%以上;两党之争非常多,唯独在“中国问题”上高度一致。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恐惧与敌视的程度。这种恐惧与敌视对于被和平麻痹已久而无忧患意识并且人心涣散的中国而言,无异于凝聚共识的粘合剂。

  特朗普是个值得肯定的反面教员,让国人看清了美国本来面目,从幻想回到现实中,促进中国战略觉醒。他剥掉了西方虚伪的民主外衣,击碎了对美国的盲目崇拜和信任。因为西方制度的核心在于它不是真的讲平等,而是内外有别、区分你我的等级制,西方制度所谓的优越只是对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及时提醒真正的威胁是什么,而不至于被温水煮青蛙。即便过去几届总统言不由衷地宣称“欢迎一个稳定、强大、繁荣的中国崛起”,都不过是为演变中国施放的烟幕弹和迷魂汤。美国对中国的诱导几近成功,多年来中国已放弃了不少原则立场,是十八大让中国扭转到正确航向。

  最后,中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

  早该反思过去30多年过度依赖对外开放的思想,特别是不惜开出损害利益的优越条件。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外需停滞不前甚至下滑,必须启动内需。因为过度开放其实是在本国购买力不足情况下拒绝通过重新分配把财富让渡给民众,只好不断地对外寻求市场。美欧对中国的投资重重设限,并不存在无限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发达的日本千方百计地保护农业,始终不肯向美国妥协。另外,中兴悲剧使国人发出应以举国之力研发晶片的呼声,但有“理性”声音质疑这是无视全球化的资源优化配置,中国不必完全掌握所有技术。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巨型国家而言,只有力争成为全能型国家,才能最终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和平崛起不应成为绑架中国的紧箍咒。在咄咄逼人的特朗普面前,那些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了、成为世界第一了,再忍几年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的看法是不切实际的。一个国家的命运并非单纯由GDP决定,否则宋朝不会亡于蒙元、明朝不会亡于满清、清朝不会败于日本,也不会有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还有社会向心力和人民的精气神。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只能让人心涣散。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美国压力面前不能退缩,更不能自废武功。退让只能换来进一步的讹诈,直到你无力反击,就像当年整治日本一样。

  所以,我们可能会赢在置之死地而后生,输在患得患失和堡垒从内部被攻破,即被美国抓着小辫的买办势力里通外国。这场较量,只要反击的中国不败就是胜利,进攻的美国不胜就是失败。

  注释:

  ①Edward Luce, “Henry Kissinger: ‘We are in a very, very grave period’”, Financial Times, July 20, 2018.

  ②Jamie Tarabay, “CIA Official: China wants to replace the US as world superpower”, CNN Politics, Sat July 21, 2018, https://amp.cnn.com/cnn/2018/07/20/politics/china-cold-war-us-superpower-influence/index.html

  ③郑永年:“贸易战与特朗普的国际新秩序”,《凤凰国际智库》,2018年7月6日。

  ④想想我们的人大代表中却有许多外(美)国人,《建国大业》演员主角都是外籍,主导转基因研究的张启发院士居然是领取美方津贴的中美联合院士!这不是令人汗颜,而是令人不寒而栗!

  ⑤Kristina Wong, “Mattis pulls no punches against China during graduation speech”, Breitbart, 16 June 2018.

  ⑥Kurt M. Campbell and Ely Ratner, “The China Reckoning: How Beijing Defied American Expectations”, March/April 2018, Foreign Affairs.

  ⑦Michael Pillsbury, The One Hundred Year Marathon, Henry Holt and Co., Nov. 11, 2014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9月号,总第249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