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关注:专家云聚港探讨中国新型智库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4-12-17 00:37:40


研讨会现场(中评社 卢哲摄)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记者 卢哲)由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与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共同举办的“智库研究圆桌研讨会: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回顾与前瞻”交流活动16日在香港大学及线上视频同时举行。来自内地与粤港澳大湾区智库界的20余位实践者和研究者回顾了中国新型智库十年成绩,并探讨了未来智库建设的发展方向。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CCCW)创始主任李成首先致欢迎辞。李成表示,2015年1月,《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公布于世。十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迅速发展影响了中国的决策咨询模式,影响了理论和政策传播方式,催生了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智库理论的探究和智库实践的评估有待更多探索,因此特邀内地与粤港澳大湾区智库界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回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十年来的得失,展望智库建设的新挑战和新路径。

  随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主持“专题发布:智库研究与评价新书”环节,发布了三本新书成果。

  在“圆桌发言:中国新型智库建设十年回顾与前瞻”环节,来自内地、香港及澳门的16位智库学者专家分别在香港大学会场或以线上连线的方式,谈了自己的看法。与会者都对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十年成绩表示肯定,并各自提出了对未来发展的分析和建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表示,中国新型智库10年来成就不小。基本上一个体系已经在形成,同时,通过互动交往,智库有了政策研究的意识,自觉地为本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为当地的政府服务,并在提倡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

  郑永年认为,现时智库存在应用多、原创性较少的特点,尤其是基于中国实践经验之上的原创性较少。大部分尤其是体制内的智库论证多、建设性的意见较少。另外,智库各有所长,应该有所分工,现时很多智库的重复工作比较多。同时,方法论上还有改进的空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