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钟厚涛:两岸命运共同体践行路径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1-22 00:14:44


论文集(主办方供图)
 
  钟厚涛提出,以两岸群际互动消解岛内“主体性想象”。

  长久以来,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主要依靠传统文化维系和王朝统治权行政约束,前者为人们提供心理寄托和集体归属感,并逐渐内化成为集体无意识;后者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里控制着人们的想象,迫使人们只能按部就班地遵守既定的民族认同。但就台湾而言,由于荷兰、日本等外族接连入侵以及中央王朝对当地实际控制影响力的不断弱化式微,台湾对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出现了断档,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自然也同步出现错位。

  特别是自李登辉至蔡英文执政时期,台当局在岛内疯狂推行“文化“台独”路线,鼓吹“台湾人是新兴民族”、“台湾文化是新兴文化”,把两岸的中华文化对立起来,否认“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分支”,主张以“国与国”定位进行两岸文化交流,民进党以选举为诉求,实施了“本土主义的身份政治”,也可被视为是“反应性身份政治”,“文化“台独”则顺势借本土文化实现自我包装,实现了由手段向目的转换。受民进党执政特别是其“台独”意识形态布局等因素影响,目前台湾民众在家国认同方面异化分化严重。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在1992年至2019年之间,“台湾人”身份认同比例显着上升,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台湾民众所占比例逐年滑落,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迈向和平统一至少在表面上呈现一定的民意流失困境。

  对于两岸关系进化图景和历史演进脉络的思考,必须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加以深入分析,要认识到两岸关系是一种建构性过程,其实质是大陆和台湾这两个施动者行为体之间所建构的不同层次的群际结构的总和,因而需要重构双方的合作逻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