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褚静涛:《开罗宣言》铁证如山 不容置疑
http://www.CRNTT.com   2023-12-06 00:37:42


纪念《开罗宣言》发表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现场(中评社资料图)
 

  中国人民收复失地,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国际法上不必等待《开罗宣言》的发表。但在中国很难直接以武力收复台湾等失地的情况下,一旦盟军率先攻占台湾等地,中国能否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难以确定。通过《开罗宣言》,美英两国对台澎等失地归还中国做出庄严承诺,是处理台湾问题、东北问题的重要国际政治依据,从而避免了台湾等失地归属的国际化。

  二、《开罗宣言》与台湾光复 

  1945年7月26日,美国、中国、英国共同发表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即《波茨坦公告》(又称《波茨坦宣言》)。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并附署《波茨坦宣言》。

  《开罗宣言》对中、美、英三国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波茨坦公告》对中、美、英、苏四国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日本政府在《日本降书》上签字,则《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对日本政府就构成了国际法律约束力。《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书》,得到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的确认以及日本的接受,环环相扣,构成了国际法的有效约束力。日本投降后,同盟国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降书》中相关内容,接受各地日军投降,收复失地,军事占领日本本土,展开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 重建日本社会。

  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至此,日本将甲午战争后从中国窃据的台湾、澎湖列岛交还中国。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设置台湾行省,推行中华民国的行政制度、法律法规,有效展开治理。台湾省人民参选中华民国制宪国大代表、国民参政员、行宪国大代表,学习国语国文,享受中国公民的合法权利。1949年后,因中国内战,台湾与大陆隔海对峙,但改变不了台湾属于全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

  三、《旧金山和约》关于台湾问题的处置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承接了中华民国的主权。美国政府一直关注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总统杜鲁门等人迅速召开内部会议,商讨对策,决定调整对台湾政策。美国政府为干涉中国内政,寻找口实,开始尝试否定台湾光复的合法性。如果美国政府公开否定《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将使美国军事占领日本于法无据,引发一系列国际外交纠纷。经过与英国政府及其他国家政府的多次协商,美国政府还是持慎重立场,决定将台湾法律地位置于一定程度的模糊状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