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蓉蓉看来,张先生的唱腔与时俱进,像《秦香莲》,当年听很新,现在听,依然没有过时,有时代感。
王蓉蓉强调高质量的传承。她说:“我们的传承是高质量的传承,不能随随便便。词、剧情、唱、念、做、表等,所有的这些都要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因为首先这是人家老师和前辈创造的;再者,你要改得好,改得对,你有这个把握,你就改;如果你没有这个把握,改得还没有不改的好,你就别改。这对于我们专业演员来说,这就是规范、规矩。”
“或者,你要有能力,你创造一个。你创造的,要接受观众检验,观众接受你,你就这样演,观众不认可,你就得调整。”
有传承就会有创新,王蓉蓉也提到了创新问题。“我演了大量的张派戏,词没变,腔没变,但是在演出的过程中,我跟观众的交流当中,共鸣当中,有些小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不是生想出来的,而是在演出过程中,互动中,体会出来的。”
“实际上,张老师在表演的节奏上是有变化的,而我演的过程也会有变化。像我演了2000多场《望江亭》,随着我自身条件的变化,在小腔的处理上,也都有变化。流派,开始的时候一丝不苟地继承,最后随着每个人的不同,在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再有一些创新的东西。我也排演了很多现代戏,像《沙家浜》《党的女儿》都用了很多张派的技巧。”王蓉蓉说道。(文/记者 郭佳、满羿 摄影/记者 王晓溪 统筹/满羿)
戏迷互动
赶着高铁 终见师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