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指标体系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18-11-19 00:11:10


 
  1、享受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准入同等条件促进经济融合

  经济因素是社会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动力因素,“31条措施”中“13.台湾同胞可报名参加53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和81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就是专门针对经济融合领域提出的同等准入条件具体举措。各类资格考试认证资格属于国家层面的“规定动作”,需要尽快全面明确,使得台胞可以参与相关资格证考试和资格认证取得从业证照。

  当前,该项已经逐渐落实。如在职业资格考试方面,一是,5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分别就落实“31条措施”中第29条发布具体措施,其中明确“在台湾已获取相应资格的台湾同胞在大陆申请证券、期货、基金从业资格时,只需通过大陆法律法规考试,无需参加专业知识考试”,对台湾同胞获得从业资格的取得方式、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等事宜作出详细规定。农业农村部组织对渔业船员管理相关法规规章进行修订,于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台胞报名渔业船员职业资格考试的具体办法。自2019年1月1日开始,台湾同胞可凭《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申请办理渔业船员证书相关业务。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8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通知》,定于2018年11月至12月间举行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台湾同胞可在大陆任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名参加考试。6月14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宣布,根据“31条措施”的相关内容,今年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将台湾地区演员纳入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评选范围,与大陆演员具有同等参评资格。6月2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结果。在大陆工作的符合申报条件的台湾研究人员申报课题157项,经评审立项58项,这些课题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社会学、民族问题、新闻学和语言学等领域。

  关于用工待遇方面,许多地方的具体实施办法都明确台湾同胞可按照规定参加“五险一金”,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劳动保障,说明台湾同胞已经可以享受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准入同等条件。在就业创业等方面,除了享受与大陆同等的条件外,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扶植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等,在12个省市设立了53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基地”等。实际上体现了率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的超“国民待遇”。

  2、享受正常生活和发展便利性促进身份融合

  身份证照是国家层面的“规定动作”,是便利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促使台胞在大陆就学、就业、就医等方面便利性的基础。大陆早已出台相关措施,如2015年7月起对台胞免签注,9月起全面实行卡式台胞证,2017年6月起可在多地火车站和机场自助取票;逐步扩大台胞个体工商户的营业范围;完善台生在大陆学习的有关规定,使其在大陆学习有完整的记录;扩大台胞在大陆事业单位就业试点地域;进一步扩大法律服务对台开放,使更多的台湾法律专业人才来到大陆工作;开放在大陆工作的台籍研究人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等。由于大陆网络普及、管理系统逐渐完善,许多申请项目均需要以网上提交个人身份信息为前置条件,在促进享受正常生活和发展便利性促进身份融合发展上,应该:

  (1)启用18位号码的台胞证

  由于车船票、机票、办理银行卡、支付宝、社保、医保及申请社会服务、国家社科基金等系统,均需要输入18位身份证号码。现在采用每一项社会服务单独修改系统采认台胞证号码或专设台胞专窗、专门机器等方法,既不能提高效率又增加管理成本,应改为发放依据大陆身份证号码18位标准编码的卡式新台胞证作为台胞身份证明的新选择,保障有意参与和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的台胞便利申请各项社会服务和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但申领人需要抄写承认一个中国、遵守中国大陆法律的声明,体现责权利的同等公民待遇。

  (2)依同等条件办理居住和享受社会福利

  医保社保是公民基本社会福利待遇,地方“自选动作”上应开放台胞自愿申请居住证、购买医保社保并享受申请公租房、购买住房等同等保障台胞享受社会福利待遇“同城待遇”。

  3、子女享受同等入学机会促进家庭融合

  早在2008年,大陆教育部和国务院台办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台湾同胞子女在大陆中小学和幼稚园就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台胞子女在大陆中小学和幼稚园就读实行“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适当照顾”政策,凡经批准设立的公办和民办普通中小学、幼稚园及中等职业教育机构都可以接受台胞子女就读。台胞子女在入学、入园和升学的条件、学校安排、收费等方面均享受与当地大陆学生同等待遇,并创造条件给予适当照顾。此次“31条措施”进一步对台湾同胞在学习、实习、就业、创业上提供更多帮助,如2017年《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等,为台生提供专项奖学金。随着两岸人员流动增加,子女转学等需要增多,在中小学、大学的在学证明/学历、学分认可上,还需要“国家规定动作”上明确出台可操作性的教育融合发展指引。

  4、享受长期居住地社会生活参与便利性促进社区融合

  对于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在其长期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各地早已经实施享受“同城待遇”的措施,如参加社区业主委员会上享受同等待遇。许多地方“自选动作”处理台湾同胞居留社区管理上,已经有许多有益有效的尝试,许多社区除加强与台湾各地社区开展交流外,对于台商、台湾同胞集中居住区域,开始鼓励其参与当地社区治理。如厦门2013年提出“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开始尝试促进和吸纳台胞直接参与社区治理,2015年厦门全面实施《境外人士参与社区治理暂行办法》,发现和培训一批长期在厦居住的台胞等境外人士为社区骨干,担任社区助理。兴隆社区成立了台胞之家,海沧区海虹社区成立了社区居民大学,借鉴台湾社区发展经验和做法,改善社区治理效益。

  5、享受文化习俗生活便利性促进文化融合

  两岸同宗同源,宗教、种族、生活习俗与大陆基本一致。两岸文化融合涵盖历史传统、饮食文化、文艺(音乐美术等)、出版与影视媒体资源、体育、民间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等。在国家宗教自由的《宪法》框架下,台胞个人均能享受到便利性的宗教、种族、生活习俗的自由,特别是儒、佛、道等宗教、生活习俗上。针对台湾同胞的信仰需要,1990年代就大力建设福建湄州妈祖主庙,为前来进香的台湾信众提供方便。1997年妈祖金身绕台102天引起轰动,法门寺佛指舍利入台也引发蓝绿放下恶斗、万人空巷拜迎,台胞回乡祭祖、祭黄帝陵、祭孔庙、拜佛、参拜三山国王祖庙等活动不断。大陆已经陆续出台了《关于归口管理对台文化交流工作的通知》(1990,文化部、国台办)、《关于对台湾影视交流的暂行管理办法》(1990,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新闻工作人员赴台采访的规定》(1993,新闻出版署)、《对台出版交流管理暂行规定》(1994,新闻出版署)、《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国台办,1996)、《关于加强对台港澳地区青少年交流工作管理的意见》(1997,共青团中央)、《关于对台体育交流归口的意见》(1997,国家体委)、《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2006,国务院)、《内地高校招收台湾地区学生收费标准》(2006,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学生的规定》(2017,教育部等六部门)、《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2017,财政部、教育部)等等,在加强两岸民间宗教信仰交流、影视文化、生活习俗交流、文化教育交流基础上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深化传统文化的认同、活化、改善与融合发展。

  6、享受同等参政议政机会促进政治融合

  大陆一直以来也把民主协商机制作为立国根本国策,改革开放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与法制建设,并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台湾地区民主化改革以来,民众参政议政热情空前高涨、途径形式多元,成为其社会生活的重要活动。台籍人大代表卢丽安加入中国共产党等典型事例也引发台湾民众政治融入的需求。虽然各地已经在建设“台协”、“台青协”等组织上有相应的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开放台湾民众参政议政的正规渠道,如扩大“台盟”、“台联”的加入对象范围为所有台籍同胞等,保障其有组织地参政议政、民主参与大陆政治生活、为当地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力量。

  7、激发价值观认同、心理归属促进心灵融合

  人类的许多行为、思想和情感都源于我们归属的心理需要。用心理学家ChristopherPeterson的话说,其他人很重要。事实上,其他人如此重要,以至于成为我们自尊的来源。甚至于说,我们的自我概念不单单是建立在我们独特的特质和特征(个人自我)上,也建立在我们与对我们重要的人之间形成的依附关系以及我们认同的社会群体(集体自我)的基础之上。与其他人之间建立的纽带社会支持网络,使人获得心灵的安定和尊重,变成幸福的起因。归属感使得人的生活更有意义,经由社会归属向外延伸自我边界,从而提升自我的“持续性”和“持久性”的感觉。对于来到异地生活的台湾同胞,更需要建立完整而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减少孤独感、差异感。

  (1)提供一站式在地社会融合指导和服务

  涉台政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许多地方管理和服务部门并不熟悉相关政策,往往规避处理台胞办理业务导致台胞社会融合不便、惠台政策难以落实,造成台胞个体融入体验不佳、带来负面影响。故各县级以上政府应该专设台胞一站式服务中心和网站、APP等,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在地社会融合指导、法律谘询等服务。

  (2)依托半官方和非政府组织拓展台胞关怀

  以台联、妇联、青少年组织、工商联以及非政府组织(NGO)、社团组织、社区街道等为主吸纳台胞参与,医院设立港澳台专窗对接等,提供社会支持网络保障其安全感、激发其归属感、认同感。

  总之,以全方位、多途径、上下联动推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实现海峡两岸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追求两岸和平发展和统一大局,造福两岸人民,共创中华盛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注释:

  ①吴宜:十八大以来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硕果累累.[ol]中国台湾网.2017年12月11日08:47:15。

  ②黄匡时,嘎日达.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欧盟社会融合指标和移民整合指数的借鉴[J].西部论坛,2010,(09):27-36.。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8年11月号,总第251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