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左至右)博仁大学管理学助理教授、博士导师孟巍,美国国民智库学者邹志强,美国巴斯度学院健康教育系终身教授姜镇英(中评社记者 宋楷文) |
中评社洛杉矶3月28日电(记者 宋楷文)3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讨论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这给疫情恶化期间中美关系的下滑趋势踩了刹车。两国元首对话,有助改善疫情背景下中美两国的世界领袖形象。中评社记者就如何将中美关系扳回正常健康的发展轨道和中美应如何加强合作等问题,通过远程通信视频会议和微信专访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华裔学者,包括博仁大学管理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孟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严萱,美国巴斯度学院健康教育系终身教授姜镇英,美国国民智库学者邹志强,美国微软高级工程师史建民,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G分会主席刘玉发和南加州时事评论员莫大军。主要内容如下:
博仁大学管理学助理教授、博士导师孟巍表示,习近平主席在3月26日G20领导人特别峰会的发言指出,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孟巍就中美合作问题谈几点看法:
首先,中美合作抗击疫情客观上要求中美双方团结和凝聚起强大合力。团结是形成合力的前提,而实现“团结”和“合力”的关键在美方。美国特朗普政府须尊重中国的主权和中国人民的尊严。主权问题是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的主权不容侵犯。美国特朗普政府近年来对华霸权、干涉中国内政、违反国际关系准则连推所谓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明目张胆支持“港独”分子反中乱港;炮制了居心叵测的所谓“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台北旅行法”、“2019年台北法案”等,对中美关系造成了事实性伤害。2月3日,在中国举国艰难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华尔街日报》刊发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文章,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对此包括特朗普总统在内的美国高层决策者都需要反思。
其次,中美合作共同抗疫需要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互相支持。如何实现齐心协力,关键还在美方!要实现中美齐心协力的条件是美国要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本原则。还是在中国和国际上抗疫期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签署了所谓的“台北法案”。中美合作抗击疫情,需要美方与中方齐心协力,应停止以人权为名干涉中国内政,废除或终止相关涉港、涉台、涉疆法案执行,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美方停止军事挑衅,停止对中国舰队和军事设施的抵近侦查。美国在国际抗疫期间对中国的所做所为与“齐心协力”背道而驰。
再次,中美合作抗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两国全面加强合作。这个钥匙依然在美方手里。美方要停止在国际上污名化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中美合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在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开展。中国在抗击疫情中一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180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国经验,中国已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中美开展合作的钥匙依然在美方手中。相信只要美国与中国相向而行,中美合作会不断加强。
关于疫后中美合作,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和策略依然是问题的焦点。孟巍认为,特朗普政府对华一直存在战略误判问题,这个误判的根源是单边主义思维和对中华民族民族特点的曲解。误判的表现形式是采用“冷战”式的对抗思维,对华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教育、商贸封锁、限制及打压,用特朗普的话来说是“极限施压”。这种模式前苏联对华已经采用过,最终结果是中国几乎所有被限制的领域都走向了最高水平;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拥有了世界最全的产业链。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在苦难和困境中砥砺前进的民族。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越是遇到强敌,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越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就越强。特朗普政府并不了解中华文化、中国精神或导致了他的战略误判。这种误判认为,中国会屈服于“极限施压”;屈服于“贸易打压限制”;屈服于“霸权”、“污名”、“谩骂”、“恐吓”、“离间”等。从实践效果检验,这些手段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并没有实现美方终极目标。个人建议特朗普政府能够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战略、积极纠正错误。让美方战略能够做到趋近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让中美关系重新回到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合作”是疫情之后中美关系唯一正确选择,希望中美两国通过合作,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