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值得关注的现象与可能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1-11-03 00:22:06


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成为观察当前中国国民党发展走向的试金石
  中评社╱题:“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值得关注的现象与可能的影响” 作者:唐永红(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2021年9月25日结束的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是在台湾社会生态结构性变化、美国对华战略与政策重大改变、两岸公权力交流及国共交流平台停摆、台海风起云涌且和平可能生变、新冠疫情冲击民生经济及生命安全、岛内民进党威权统治而国民党作为不力等时空背景下进行的。这些时空背景必然投射到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之上。相应地,在这场国民党主席的选举过程中、选举结果中、选后国共两党互动中以及民进党的反应中,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幷可能影响到选后国民党及台湾社会的发展走向、国共关系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岛内2022年的县市选举与2024年的大选。

  一、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关于这场国民党主席选举,以下几个现象值得关注。

  (一)部分基层民众及党员政治觉醒与“张亚中现象”

  国民党长期理念缺失、论述乏力,平素疏于引领民意、选举时拿香跟拜,以致陷入敌人设定的战场打仗;加之常常不遵守程序正义而玩弄宫廷政治,以及“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不团结的形象与表现,深受民众不齿与诟病。国民党接连遭遇了2016年、2020年大选的惨败,幷被完全执政的民进党以“转型正义”之名痛加追杀。而在选举接连失败、党员情绪低落中先后执掌国民党主席的吴敦义、江启臣则错误归因选举失败,继续拿香跟拜,不仅没有为国民党找到出路,而且面对民进党当局绿化台湾、关闭中天、开放莱猪、拒绝疫苗、亲美抗中、恶化台海等一系列的反民主自由和不公不义的鸭霸行为而无所作为。

  在上述时空背景下,一些基层党员及民众开始对台湾的选举政治、国民两党的理念路线进行反思与觉醒。事实上,自1996年直接选举以来,台湾经历了7次直接选举与三次政党轮替,但伴随政治转型而来的不仅不是经济奇迹的再现,而是近20多年来的经济成长的持续减速,以致陷入越来越让人窒息的成长停滞且分化加剧的“闷经济”状态。基层民众反权贵的觉醒浪潮继“太阳花”学潮、“韩流”之后继续发酵。来自基层民众的国民党基层党员,更经历国民党在势力与实力上近20多年来的江河日下,也在无奈与郁闷中暗自反思国民党究竟该何去何从。

  在这种背景与氛围下,如果说那些因不满生存现状而经济觉醒进而开始反权贵的庶民,曾经以为出身不那么权贵、形象堪为“我族”、主张扣人心弦、论述通俗易懂的韩国瑜,可以作为他们的利益代言人而加以支持,进而形成了席卷台湾的“韩流”现象;那么,在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过程中,张亚中教授的相反于民进党“台独”且也有别于其他候选人“独台”的鲜明理念、有助于台湾安全与发展的路线主张,加之铿锵有力的论述、敢于斗争的表现,则暗合了那些忧心“中国国民党”彻底走向“台湾国民党”而最终亡党、焦虑台海和平可能生变将危及身家性命与财产安全,而反思与觉醒中的部分基层党员的心意。这就是继“韩国瑜现象”之后“张亚中现象”得以出现的背景及原因。

  但是,正如台湾民众的觉醒还祇是部分庶民的经济觉醒一样,国民党党员的觉醒也祇局限于部分基层党员的政治觉醒,且更多是安全觉醒。加之,当前的国民党组织运作主要还是权贵把持的派系运作以及相应现实利益的派系捆绑。在这样的党员觉醒程度与党员派系结构下,尽管选举过程中张亚中的民意调查支持度呈现飙升幷领先的势头,曾迫使朱立伦阵营为求胜选不惜“抹红”张亚中幷操作“弃江保朱”策略,但是,朱立伦还是有惊无险、合符预期地当选国民党主席。

  国民党党员的觉醒以及被张亚中论述的激发,首先体现为先前不被看好但异军突起的政治素人“张亚中现象”的出现,包括张亚中教授获得了仅次于朱立伦、远高于江启臣的得票数与得票率。其次,体现为张亚中的得票数(60632票)与得票率(32.59%)也远高于2017年理念与路线相近的洪秀柱的得票数(53063票)与得票率(19.20%)。再次,体现为朱立伦的得票数(85164票)与得票率(45.78%)不仅幷未过半,而且相较于2015年当选得票率(99.61%)跌落过半, 也低于2017年吴敦义的当选得票数(144408票)及得票率(52.24%),更低于2020年江启臣当选得票率68.8%(得票数仅略高于2020年江启臣的84860票)。此外,也体现为此次党主席选举中党员投票意愿的开始提升。此次党主席选举总选举人数(370711人)、投票率(50.71%,投票数187999票,有效票186018票,无效票1980票),虽然低于2017年主席选举的总选举人数(476196人)及投票率(58.05%),但高于2020年主席补选的总选举人数(345971人)及投票率(35.9%)。

  (二)国民党多数党员尚未觉醒且再次背离台湾基层民意

  国民党本是一个主要由资产阶级、社会精英及权贵构成的政党,易于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不接地气,又疏于引领民意。结果,一方面常常祇会注意到当前的所谓主流民意,偏于随波逐流,选举时就拿香跟拜;另一方面,难以及时敏锐地关注到基层民众想法的初期变化,难以把握社会的初潮脉动,很容易背离新生的基层民意,看不清社会民意演变的方向。

  2020年大选,台湾不分蓝绿的庶民经济觉醒及其对“台湾要安全,人民要有钱”的诉求,本提供了一次国民党及韩国瑜突破台湾社会当前蓝小绿大结构的约束、翻转民进党执政权的机会。但国民党及韩国瑜倾向拿香跟拜进入了民进党设定的“主权牌”、“统独牌”战场,而未能洞察天机坚定地打“安全牌”、“有钱牌”。特别是因怕被“抹红”而不愿继续深耕大陆开展城市交流,以致没有后续的大陆观光团观光高雄、没有后续的大陆采购团采购产品。结果,未能兑现“货出得去,人进得来,高雄发大财”的承诺,就难以得到高雄民众对韩国瑜任职不到一年就欲离开市长位置直奔大位的谅解与理解。如此一来,其他县市的庶民也就无法预期韩国瑜如果当上台湾地区领导人他们就能发大财,因此难以放下蓝绿统独立场而选择票投韩国瑜。

  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国民党的其他三位候选人以及多数党员既没有政治觉醒,也没有注意到社会基层民众民意的变化。这反映在张亚中的民意支持度高于其得票率、朱立伦的民意支持度低于其得票率上。众所周知,近年来正在经历和面对因民进党当局推翻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幷嚣张地在岛内外“谋独”、“遏陆”而造成台湾成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幷可能随时引爆台海战争的高危风险,台湾民众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与财产安全而开始不满民进党及其当局的执政作为。因此,台湾民众虽然多数“拒统”甚至希望将来有机会“台独”,但出于“安全”、“有钱”这两个首要的诉求还是希望台湾社会内部保有一股可以沟通两岸、确保台湾安全与发展的政治势力,以有助于继续维持两岸之间的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

  张亚中教授主打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认同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幷谋求两岸统一)以及两岸和平备忘录,就是对广大基层民众的上述诉求的正面的直接回应。这正是张亚中民意支持度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但遗憾的是,国民党的多数党员显然幷未能体察到台湾基层民意的这一新变化,而选择票投了两岸路线主张难以确保“台湾安全、人民有钱”的党主席候选人。

  (三)国民党未能认清大势而抱持“亲美和中”反动路线

  在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过程中,包括候选人辩论会及政见发表会上,在关于台湾应如何处理与中国大陆、美国的关系时,朱立伦等候选人批评民进党当局一边倒地拥抱美国大腿会置台湾于兵凶战危的不利境地,相应表示,为了有利于台湾利益,应像马英九时期那样选择“亲美和中”的立场与策略。这种试图两边取巧渔利的路线主张在当前美国对华采取战略竞争与遏制打压政策下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认知与选择!

  众所周知,正确的政策策略必须根据当时的内外环境与条件加以制定,而先前行之有效的政策策略也须随着环境与条件的根本性改变而做相应的调整,否则可能变成祸国殃民的错误政策策略。以此观之,马英九时期行之有效的“亲美和中”政策策略在时空环境已然根本性改变的情形下,再作为当前及今后时空背景下中国国民党的政策策略以及台湾的选择,不仅将沦为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样,无法达成其政策动机与目的,而且必将把中国国民党推向民进党的政策取向,最终把中国国民党甚至台湾变成中国大陆的敌人而彻底毁掉中国国民党以及台湾的安全与发展。

  马英九时期,美国对华总体上采行的是以和平演变为核心的接触交流政策,幷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幷支持两岸在经贸文化领域层面的交流合作。在这种情形下,台湾选择“亲美和中”政策策略是可行的。正如大家曾经所见,当时的马英九当局的确在中美之间如鱼得水,既通过两岸交流合作为台湾获得了民生经济利益(可惜未能及时大开大合地展开交流合作,以致成效不如预期,受益面不够宽广),又通过两岸协商在中美的支持下为台湾获得了一些对外空间,当然,也确保了台海的和平与台湾的安全。

  但今天,美国早已改变其对华战略与政策,实行总体上以遏制打压为核心的战略竞争政策。为达其目的,美国正在利用其各种可能的筹码与条件,包括更多地打“台湾牌”,“以台制华”。为此,美国希望台湾岛内的各种政治势力都倒向美国,成为美国的棋子与马前卒,以进一步提升打“台湾牌”的性价比。在此情形下,本就希望利用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来达成其“拒统”、“谋独”政治企图的民进党及其当局,已经迫不及待地跳上了美国的战车,还勾连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企图“遏陆”。民进党及其当局此刻此举自然深受美国的欢迎,美国当然也释出幷可能继续释出许多“友台”的言行予以诱惑。

  中美战略竞争或对抗,源于中美之间的新旧双重结构性矛盾,包括传统的发展道路制度意识形态之争和新起的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争。这两种结构性矛盾由于中美在文化与行为逻辑上的不同而基本上难以调和,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强大总体上不利于美国幷选择遏制打压。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不分出结果是不会停止的。因此,中美关系虽然在近期上因全球化中形成的利益关系与美国奉行国际现实主义逻辑将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但中长期上难以乐观而很可能破局。由此观之,台湾及国民党需要认真思考在中美战略竞争与对抗过程中该如何处置,该何去何从。坦言之,此情此景中的台湾各政治势力基本上将越来越没有了骑墙取巧包括“亲美和中”的空间,必须看清大势做出理性选择。

  如上所述,民进党及其当局基于自身的政治企图已经毫不犹豫地投怀送抱甘当美国的马前卒与棋子。国民党的选择表面上看可以有倒向美国、倒向大陆、骑墙中立三种选择。但实际上,如上所述,骑墙中立这一选择在中美关系因战略竞争与对抗幷终将走向破局而失去空间,而倒向美国的选择也因执政的民进党的有力竞争而难以获得美国的青睐。事实上,美国已经明显不如先前那般在意国民党的“亲美”言行了,因为美国已经看到近30年来台湾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在逐渐的量变中实现了质变,以及在这种社会生态下民进党等绿营政治势力已经进入到“政治正确”的政治收获期,而具有了长期执政的可能性。更为紧要的是,中国崛起成为强国已成必然之势,中国大陆大概率上也将在中美战略竞争中胜出。显然,当前的中国国民党及台湾当局,需要小心选择,以免成为中国大陆的敌人而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