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澳门在泛文化层面表现良好,完全可以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建设弘扬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人文交流合作基地,为增进国家的软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澳门可以充分发挥与葡语系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纽带作用,着力建设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之间商贸经济合作服务平台,支持和促进中国与葡语系国家之间的经贸商业往来和发展。世界上超过2.3亿人口的母语是葡语,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潜在的大市场,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建设经济商贸合作服务平台,需要文化交流合作的支持与辅助,尤其需要熟悉和瞭解葡语系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的专业服务人才,在这方面,澳门多元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大有可为。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体系完备程度、吸引外资规模、国际竞争力等“硬实力”已经趋近世界领先水平。但文化交流和文化吸引力却相对滞后,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影响力也与其国际经济地位不对称,在国际上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话语权”明显滞后,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国亟须增进和扩大对外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为落实“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和拓展海外市场,争取更多国家参与中国的发展战略,共同建设好合作互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此形势下,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历史上澳门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通商口岸,与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早有贸易往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具有中西方文化交融互汇的悠久历史、人员往来交流的便捷纽带和海外人脉网络,澳门建设多元文化交流合作基地优势明显,可以更高效参与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计划, 增进与“一带一路”及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助推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通过与葡语系国家的联动,不仅可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商贸空间,而且可以延伸至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区域国家,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版图,扩大“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战略意义。助推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在国际上传播中国声音,积极对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传介绍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讲好当代中国故事,讲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故事,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和参与,同时为增进香港和台湾同胞对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挥示范作用。
大湾区建设是一项跨界的区域创新合作,合作目标在于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互补优势,重新优化和整合各自的产业结构,进而完成现代化经济社会体系的建设。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规划。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三种不同的海关体系,在大湾区建设过程中,极大程度上考验着三地政府的政治智慧和施政安排。澳门建设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实现湾区的软联通,助力人文大湾区的发展。基地建设,既可依托澳门自身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优势,加强与湾区伙伴城市合作,促进湾区居民的相互交往,增强大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国际影响力;又可以善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一系列应时制定推出的政策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