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9日电/降低融资成本是近年中国金融政策的重要目标。近期央行实施的LPR改革,目标就是促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 摩根士丹利中国金融分析师徐然文章表示,融资成本其实是由多种成本组成的,我们首先需要厘清,金融成本包括哪些成本?简单来说,实体经济的金融成本主要包括接受信贷等金融服务时支付的利息和手续费。同时这些利息和手续费又是金融企业的收入,用来覆盖提供金融服务的多方面支出——主要是涵盖运营成本、资金成本、监管成本、不良资产减计成本,以及股东的合理回报等。
如果只关注降低实体经济的短期金融成本,而不考虑提供金融服务的相关成本变化,反而可能会造成金融服务(如信贷)供给的萎缩,从而造成实体经济金融成本的大幅波动而得不偿失。另外,虽然金融企业的收入相对显性,但很多与信贷服务相关的成本是隐性的,并且具有难以预测、严重后置的特性。
因此,要持续地降低融资成本,我们需要分析金融企业的各项支出。
逐项分析融资成本
文章分析,第一,运营成本有下降空间,然而并非越低越好。运营成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成本。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运营成本还有下降的空间。实际上,在这方面,中国金融系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银行业30%左右的成本收入比远低于欧美银行业50%-60%的水平,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低的。中国的主要银行近年都明显压缩了成本收入比,帮助银行业在息差明显收窄及不良资产减计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保证了一定的盈利及信贷供给能力。当然,考虑金融系统对风控、合规和服务的高要求,成本收入比也不是越低越好。
第二,资金成本也有下降的空间,但也难以大幅压缩。目前存款利率相对于名义GDP增速和资产价格增速是偏低的,因而,虽然央行压低了同业利率,但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还是有一定的上行压力。这会制约资金成本进一步下降。在银行资金成本上行时,如果强行压低贷款利率,会明显压缩银行的盈利及信贷供给能力。信贷供给能力的萎缩会导致实际贷款利率的反弹,从而不能达到持续降低利率的目的。
第三,降低监管成本长期来看得不偿失。在所有金融成本中,最难理解且最易被忽视的就是监管成本。监管成本就像防洪堤,虽然增加了短期投入,但长期来看,能大大降低洪水泛滥——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几率。随着全球杠杆率的逐渐攀升及金融系统的日趋庞大,金融危机的危害性越来越大,监管这道防洪堤也理应随之加大加强。
有观点认为,现有监管标准过于严格,银行为了合规,需要留存较多(多的达70%以上)利润作为资本,以支持新增信贷。但是,现有监管框架是在全球多次金融危机后,充分衡量了金融效率和长期风险而制定的。因此,全面降低监管要求并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直接融资看似可以节省一些监管成本,但其实对制度的要求更高。真正有效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信息披露、会计标准和法律法规都有严格要求,以保障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透明的制度也要求投资者对风险收益有很强的估算和承受能力。在制度不完善、透明度不够高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稳定性不强,投资者期望更高回报率,将导致直接融资的成本可能远大于间接融资。
第四,不良资产减计成本是金融系统中波动最大最难预测的成本。不良资产减计成本往往和市场利率有跷跷板效应。要用市场化的方式降低利率,一般需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而这也会伴随着信贷标准的降低和后续不良资产减计成本的上升。因此,在信贷规模扩张的情况下,不良资产减计成本是很难降低的。这方面的成本可以拖后,可以转嫁,但无法掩盖。而且,拖后、转嫁会带来负面效果,可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
第五,合理股东回报是市场化经营的基石。是否可以不分红、降低股东回报以降低融资成本呢?这显然不是最优选项。没有股东回报,就难言商业价值,长期来看,服务质量必定下降,国有行改制上市的初衷和优势也将被颠覆。
利率不是越低越好,低利率的隐性成本不可忽视
文章指出,当我们努力推动融资成本下降时,还需要认识到,利率水平和货币政策对收入分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即使是在没有通胀压力的情况下,利率也不是越低越好。
融资难融资贵状况的存在,其实主要问题不在于融资环境,更多是目前企业成本高、盈利难的反映。在优质工业企业的成本中,融资成本占比很低。而各种金融投机炒作需要高杠杆,比实体经济更加需要低利率。金融投机炒作导致财富集中,同时推高资产价格,以及实体经济的生产成本,其实是投机者向生产者变相收税。因此,如果降成本政策不考虑资源分配、收入分配等因素,可能会适得其反,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甚至给实体经济带来损失。
2008年以来,很多企业依靠商业不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得到了大量低成本融资,从而进行了过度的高杠杆扩张,当此类负债不能再续时,这些企业就被还本付息的压力压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