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严惩科研失信 守护学术净土、助力创新发展

  试行三年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迎来修订版,9月13日,22部委联合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进一步细化和扩围了科研失信行为以及相关处理。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但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等科研失信行为,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毒瘤”,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对科研失信行为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引导科研人员遵守科研规范准则,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势在必行。 …【详细】

查看往期舆论参考 >>

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时隔三年后,《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迎来修订版。近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二十二部门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理尺度,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此次修订注重与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制度的衔接,而且聚焦问题导向,针对3年试行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作出补充完善,幷将调查处理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时 …【详细】

“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明确列入科研失信 22部门修订新规实施

  对科研失信行为的整治与打击,将更为细化也更具针对性。这是日前完成修订幷开始实施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处理规则》”)传递出的重要信号。   在《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试行规则》”)实施3年后,由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牵头、共22部门进行的修订工作于近日完成。《处理规则》将“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买卖实验研究数据”等影响恶劣、科研人员 …【详细】

科研诚信治理制度之网必将越来越密

  一般认为,国内的科研机构中存在三种形式的监督。第一种是政治行为监督,以政治巡视、党纪政务监督为代表。第二种是经济行为监督,以内部审计为代表,针对的是科研经费的使用行为。第三种是学术行为监督,以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治理为代表,针对的是科研活动中的失信行为和违反伦理的行为。   前两种监督,已有较成熟的纪律条例和法规条文,兼有规模相当的监督队伍。相较于这两种监督,学术监督近5年来尽管受到越来越 …【详细】

科研失信处理新规体现“宽严相济”

  近日,科技部等22部门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理尺度,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科研失信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行为准则与规范的行为。如“以弄虚作假方式获得科技伦理审查批准”,以及“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等违反论文、奖励、专利等署名规范的行为”等。   科研失信行为不仅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损失,还会 …【详细】

疏堵结合,减少科研不诚信行为

  试行三年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迎来了修订版,9月13日,22部委联合印发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其中进一步细化和扩围了科研失信行为以及相关处理,呈现出“有堵有疏”的取向。这是应该提倡的思路。   与试行版本相比,《规则》增加了买卖实验研究数据、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重复发表等7种科研失信行为,幷对从事论文买卖、代写、代投第三方机构的查处作出规定, …【详细】

避免科研失信 需要主体自律和规则完善

  日前,科技部会同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二十二部门对《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进行了修订,幷将修订后的《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下称《规则》)正式印发,从而为各部门各地方调查处理科研失信行为提供了统一尺度,形成了更为细化、更具操作性的调查处理规则。   科研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数据表明:2021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 …【详细】

加强科研失信惩治 铲除阻碍创新的“毒瘤”

  近日,科技部等22个部门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下称《规则》),修订2019年出台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进一步细化相关程序要求,使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和规范可行。   当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但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科研失信行为,成为阻碍科技创新的“毒瘤”,严重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大对科研失信行为的监督和 …【详细】

戴好“紧箍”,遏制科研诚信“闯红灯”

  近日,科技部、中宣部等二十二部门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理尺度,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科技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诚实守信则是科技工作者所应坚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科研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研失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创新,影响科技活动的质量与水平,影响科技发展。   科研不诚 …【详细】

严惩科研失信,助力创新发展

  近日,科技部等22个部门对外发布《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下称《规则》),增加了买卖实验研究数据、无实质学术贡献署名、重复发表等7种科研失信行为,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理尺度,科研失信行为的调查处理工作有了更具操作性的规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可能占领先机,谁就可能赢得发展的巨大优势。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 …【详细】

完善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等二十二部门印发了《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是自2019年9月印发《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以来,首次对《规则》进行修订。从《规则》的名称来看,将“诚信案件”修订为“失信行为”,虽然只有四字之别,但是内涵与外延更加明确,使被调查处理的主体一目了然、更加清晰,有利于《规则》更好地贯彻落实。从《规则》的内容来看,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 …【详细】

严惩科研失信 守护学术净土

  时隔三年,《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迎来“华丽变身”。近日,科技部等22部门联合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下称《规则》),进一步细化了科研失信行为的表现形式、调查程序、处理尺度等关键内容,从而为学术不端问题的调查处理提供了更为具体、更易操作的规范。   正所谓没有好的土壤,就不会长出好的庄稼;中国的科研水平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研环境。当前,科研领域存在一些不 …【详细】

 往期回顾

更多 >>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