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理论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00:17:56


 
  第五,在“国家球体理论”视野下,台湾内部的政治价值体系可能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选举获胜,政治人物“只问立场,不问是非”已成为当前台湾政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台湾内部多数涉及两岸议题的争论大体上也是如此,不少人明知签ECFA对台湾经济大局有利,但为了不做国民党的“尾巴”,只好硬着头皮高分贝唱反调。之所以为反对而反对有效果,与两岸政治议题被扭曲有很大关系。在长期偏颇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之下,两岸政治议题已成为不少台湾政界人士心中的“政治禁忌”,主张发展两岸关系,有可能会被贴上“亲中”的政治标签。基于“国家球体理论”的描述和解释,“台湾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政治幻想,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蛇足之举。基于“国家球体理论”,两岸之间本来就是平等的对立/合作政权,在合作的氛围下,谁也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更无关什么“主权”问题。中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国家符号,并非中国大陆一方独有的名称,积极建构和平发展的两岸政治关系新架构,事关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的共同利益,所谓的“亲中”、“卖台”完全是误解和偏颇之辞,台湾内部总是在这些问题上纠缠不清,对台湾人民只会贻害无穷。

  结语

  尽管理论上不难厘清政治纠结问题,但理论要被多数民众接受并不容易。从短期和局部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议题是台湾内部政党竞争特殊而重要的话题,选举政治的工具性运用使两岸议题成为廉价的政治动员利器,全面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目标可能很难在短期内顺利达成。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两岸民间社会已越来越接近,被扭曲的事实和知识不足的问题终将随着交流交往的扩大而改变,建立在误导和恐吓基础上的政治利基终将淡出舞台。在大陆,人们将更加理性地看待台湾各方面的发展,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新思维;在台湾,两岸长期政治对立映射到台湾政坛的特殊的政治逻辑关系将从此失去自圆其说的理论基础,极端主义的政治狂热将难再蛊惑人心。我们相信,任何政党和领导人,只要真正站在中华民族的、国家整体利益的基础上,就一定会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增进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要建立在两岸双方各自的自信心提升基础上。在今天的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现实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不计后果地采取片面改变现状的行动。过去30年的两岸风风雨雨已经证明,台湾方面没有采取片面行动成功地改变两岸政治关系现状的能力,大陆方面也没有不惜一切代价诉诸武力的主观意愿和必要。两岸内外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两岸从对抗走向对话与合作,改善两岸关系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最佳选择。经过20年的交流合作,两岸利益已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大局才是两岸关系的最佳选择。在彼此充分了解自身价值和对方意图和能力的基础上,在相信交流合作会带来稳定力量的认知基础上,双方的自信心都会逐步提升,两岸双方将更理性地、稳步地深化两岸政治互信。与此同时,政治互信的强化也将增进双方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的自信心,两岸关系良性循环的历史阶段终将来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