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重拾书信文化,对冲“唯快不破” 
http://www.CRNTT.com   2022-11-29 19:29:48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报道,生活在加速,这是千真万确的。互联网的浪潮冲来了新型媒介,也让书信等传统媒介退潮。20年前,“文学死了吗”这个话题曾掀起热议。20年后,短视频、知识付费等新型媒介早已深入人心,幷快速刷新人们的阅读和认知方式。新媒介的迭代,让人们越来越难以忍受超过3分钟的作品,无论是日常表达还是艺术创作,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抓住眼球,信息交流、情感沟通似乎都在追求“唯快不破”。

  然而,有这样一个人群,他们的职业可能是外卖小哥、房产中介、金融大V、公司HR,也可能是考生、在校生甚至待业者。他们的生活圈层没有交际,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喜好:用纸和笔,以信件的形式记录生活。一封封信件内,藏着或精致或粗糙的文笔,或幸福或心酸的生活。

   用书信对抗快节奏

   豆瓣小组“我读到的信”中的组员大多是青年。他们将无处安放的灵魂、无处诉说的心里话,索性统统写在信上。“今天,一个维护了很久的客户跳单了,真崩溃了……给客户打了几百字的微信又删了,还是打起精神找新的客户吧……”

   “互联网时代,交流的便捷程度前所未有。获取他人信息、分享自我动态,一切都是那么唾手可得,却苦于各种群消息的轰炸,朋友圈点赞事实上让分享的快乐打折变味。”网友“哗啦哗啦小魔仙”说,通信方式的进步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更多的情感负担。

   幸好,我们身边仍然踊跃着一些对抗快节奏的人文精神活动。除了年轻人重拾写信和读信的传统,还出现了一些质量效果俱佳的人文读信节目,比如《见字如面》《信中国》和今年播出的《我相信》。

  比起央视和腾讯精心打造的节目,来自民间网友的信件虽不算经典,读信的人也不是明星,但同样能在网络社区中传递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更易抚慰人心,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这些信件的收件人往往不是自己就是陌生人,内容是对彼此的祝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