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隐而不彰的风景——“别样的鲁迅”拾萃
http://www.CRNTT.com   2024-03-19 15:43:14


 
  早在1912年,鲁迅便发表《儗播布美术意见书》,提出“目之美术”,亦即视觉艺术这一门类,强调“属于目者为绘画雕塑”,并深刻指出“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惟”现为“维”,编者注),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此后的鲁迅,一直从保存与建设两方面践行该意见书中的文艺精神,积极引入刚健清新的艺术品融入国民生活中。其中举措之一即体现在举办美术展览会,“以陈列私人所藏,或美术家新造之品”。

  据笔者统计,自1913至1934年,21年间共有6个展览完全可以如此署名——艺术家策展人:鲁迅。其中既有官方主办,亦有独立策展,也有外展的成功尝试。它们或为鲁迅文艺思想的初次绽放,或以鲁迅艺术叙事为主导,清晰地呈现了中国近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脉茎。虽然最初的展览并非当今艺术展的范畴,然而,作为开创期的尝试,艺术史的意义大于艺术本身的价值。

  观“知识之发达,好尚之所在”

  1913年,鲁迅参与策划了一场“全国儿童艺术展览会”。展览于1914年4月至5月在北京举行,主旨是汇集和呈现儿童艺术品,以供教学研究之用。展品分文章、书法、绘画、手工、针线、自制玩具六大类。制作者年龄以15岁为限,不限男女及有无学问。鲁迅负责具体事务,全程参与。展览以省区划分区域,罗列十一室,长桌纵横排比,展品置其上,或悬挂四周墙面,桌子贴墙和中间摆放,形成“回”字格局,第一展厅内中间的课桌摆成篆字“术”形,与展览主题呼应。

  当时十几种报纸杂志相继发表了展览展品征集、预告、旨趣、会场图、纪要、报告、开幕情况、参观纪略、照片、颁奖、展品处理等信息。《第一次儿童艺术展览会旨趣》指出,展览所蕴含的心营手造乃国民精神重要一端的美育观。整个展览观众累计近3万人次,日均入展近千人次。

  回望彼时,儿童艺术展览在110年前是新鲜事物,观者借之可见“知识之发达,好尚之所在,外物之关系,及土风之不同”。作为涉足艺术展的初步尝试,中国特色的心营手造如何以西方美术馆展陈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鲁迅显然站在当时新旧文化交替的制高点上,亲历了这一过程的发轫。

  “用新的形、新的色来表现中国人、中国事以及中国向来的魂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