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罗范椒芬与中评社青年记者对话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1-11-24 00:21:52


罗范椒芬(左三)21日造访中评社香港总部,中评社社长郭伟峰(左二)等热情接待。右二为中国评论学术顾问刘乃强。(中评社记者摄)
 
  中评社记者:问责制之下,大家关注公务员是否应该保持政治中立的问题,但高级公务员身负一定政治角色,包括游说政党,在立法会解释政策等,完全中立会很难。你认为,公务员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越来越政治化的选举环境?  

  罗范椒芬:所谓政治中立,意思不是退居幕后、完全不接触群众,而是对所有人公平对待,不将自己的意愿加诸于社会,不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一个政府的意志。推行问责制之前,政务主任既要制定政策,也要推销政策,要代表政府部门去说话,所以很多人将政策失误归咎于他们身上。现在有了问责局长之后,我觉得公务员还需要推销政策,这不表示他政治不中立,最重要是在讨论政策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沟通。以我自己为例,我总是感到很自豪的一件事,就是跟李国章(香港前任教育统筹局、现教育局局长)的组合,大家都认同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我和他的性格都是比较所谓“强势”,其实我们也有“温柔的一面”(笑)。我们都很坚持原则,这很重要。有时我们两个之间会争论得很厉害,他有时会发脾气,有时也会不认同我的观点,但他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如果我能够提供数据,说之以理,大家争辩,他赢了我就跟他实行,我赢了他就跟我一起承担。这是我们关上门的事情,你们看不到的,在外面我们表现得很友善,事实上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 

  想要政策不偏颇,领导需要“兼听”,鼓励自己的下属多讲意见,甚至是不同的意见。我以前总对我的同事说,我最珍惜、认为最优秀的同事,是那些愿意讲真话的同事。Speak truth unto power, 对权贵要说真话,公务员是铁饭碗,为什么不说真话呢?唯有经过内部辩论,才越辩越明,出去解说政策才更充足,这一点很重要。我觉得今天有局长、副局长是好的,因为我们实实在在需要将香港的政策和现况,去向更多的市民解说。我们需要走向前线,面对市民,跟市民沟通。 

  我离开政府四年,平时也会搭公车、坐地铁,平时也去街市,做前线的义务工作……我看到香港市民是很讲道理的,包括一些很穷的人,他们其实要求不多,很易于满足,只要有自己的家庭,有基本的生活,子女有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满足的。政府应该让每一位市民都有归属感,让他们安居乐业,提供好的教育,社会流动,经济发展,能够做到这些,问题其实不太大。报章杂志始终篇幅有限,政府解释政策,有时上文下理未必讲得很清楚透彻,有时历史因由也未必解释得好。另外一个问题是,香港政府以前很少将自己的困难说出来。我做了全国人大代表之后,看到内地的文件有时自我批判很多,承认自己有何不足,但是我在香港做了30多年,自己从来不会在文件里写出自己的问题。其实,政府面对不同的利益界别,的确有矛盾,的确需要平衡,的确有难度,的确在资源运用方面有优先次序,其实我们需要把这些困难跟市民分享,让他们了解政府的难处,施政才能畅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