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范椒芬接受中评社专访。(中评社记者摄) |
至于你说毁誉参半,我想说的是,其实在海外,香港的大规模教改被很多人看作是学习的典范,很多客观的数据都显示结果不差。最近我很心痛,见到一些小学生功课压力很大,我觉得这是大家的理念未转变,其实评核试完全不是为了比拼,而是为了测试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还有哪里不明白。这个系统评估,我也向内地和外国去推介,香港其实做得非常好,每一条题考评局都分析到底百分之几的学生答对,为每一间学校分析这间学校的学生答对的比例与香港整个平均相比如何,答错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反馈,知道自己教得怎么样,是不是用一种不同的方法去教,学生能掌握更好。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东西,可能在某些条件下会遇到困难,但是遇到困难并不是意味着需要推翻整个制度,不能轻易这么做。
至于梁振英讲的“休养生息”,我觉得其实不是不可能的。目前教改几乎所有的措施都已经出笼。“三三四”2012年进行一批考试,现在在讨论校本评核的东西是不是太多,如果校董或者教育部门能够请所有的老师一起来,调整一下校本评核的内容,如果能够调整好的话,我觉得基本上教改已经完成。老师们通过不断熟练不断熟练,就不会觉得那么吃力了,第一轮总是会觉得很吃力,太多不明朗的因素会带来心理的负担,并感到工作压力很沉重。
中评社记者:内地尖子纷纷来港念大学,近年政府强调要多元化,但政府拨作兴建校舍的土地供应、宿位以至学位数目,增长的速度很慢,几年来校界以至社会仍然围绕着这些细节讨论。发展教育产业,口号有了,配套欠奉,一直只听到社会反映担心外来学生在港念书跟本地学生抢资源,但看不到大方向。你是否支持本港发展教育产业?如果你赞成,那么你认为下届政府应该如何实践,来把香港打造成区内教育枢纽?是否应大刀宽斧?又或者如何跟内地高教业进一步合作?
罗范椒芬:我觉得用“教育产业”这几个字需要很小心,因为教育不是一个用来赚钱的工具。我喜欢“教育枢纽”这个词,枢纽意味着我们以素质为着眼点,人人都愿意来香港读书,香港能够以素质取胜,靠近人才追求人才,令香港经济民生等方面发展得更好。
至于你说土地等等这些,我觉得很多事都是事在人为,领导要支持这件事,用心去办事,总有办法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真的相信这句话。我觉得我早年有很多规划都没有迈开步或者停止了,如果有整体规划就完全不同了。时至今日,你说香港是不是真的完全没地呢,这很值得商榷,因为真的拿来作房屋土地的只占了全香港的7%,加上商用地、其它用地,总共只有30%左右的土地在用。例如填海问题,比如维多利亚港不填,那么其它地方是不是可以填呢?其他土地是不是可以用得更有效率呢,这些都可以再考虑。如果我们真的重视教育,觉得香港应该发展教育枢纽,我们就应该多些资助学额,而且学额分配要配合我们的经济发展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