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任校长时就有一个理念,招收外来的学生是为香港本地的学生着想,希望香港本地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增加学生的国际接触面、扩阔视野。开放大学的校园是为了让全世界的学生可以到香港,与本地学生交流,使其获益。所以不能将教育定性为一种产业,我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另外检测和认证产业,香港主要还是做中药测试,成就不大。至于创意产业,这个需要政府大规模投资、扶持,没有政府的支持,创意产业无法起步。在“六大产业”中,我觉得香港可在环保这一方面发展,但依照是以中介的形式参与。因为珠江三角洲在未来会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而且还会伸展致内地,香港可以在这一方面与国内配合,有发展前景。
我认为我们不能太过冀望“六大产业”,而是应该着重于中介,在中介的角色中求变和寻求新的机遇。现在大多数的机会都是要依靠祖国,中国的经济仍在转变之中,对服务业的需求会逐渐增加,香港应该在这方面寻求机会。
中评社记者:欧债、美债危机未解,全球经济会否出现大衰退、大萧条?香港如何应对挑战?
陈坤耀:我的观点和主流的观点有些不同,现在各界对经济都看得很淡、很灰暗,我并不认同。我觉得现在的情况和以往的金融危机不同,我不会讲现在的经济会有大萧条和大衰退,我认为在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中,经济都只会处在一个接近衰退的边缘,经济将会在接近衰退的边缘徘徊,上下反覆,继而回升。
原因有三,一、不能单单用历史来预测经济的方向,用历史来预测是需要灵活变通的,世界的环境是不继改变的。以前,世界经济没有亚洲和中国的参与,现在这一地区已经变成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我看不到中国会出现很大的“岔子”,而中国加东盟,加上台湾、韩国和日本等,是很强大的力量,这一力量将会继续成长,继续成为推动经济的动力。现在我看不出亚洲区会出现很大的经济危机。有很多人担心中国的经济会崩溃,会硬着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些心理因素作祟,因为他们看到中国的成功有些不甘心。从实际的数据上看,中国的所谓危机并没有那么严重,总体的形势仍是好的。外国专家对中国的看法也不够透彻,例如说中国的银行有很多的坏帐,但中国银行的坏帐多数是有国家的支持,这和外国单一商业银行的坏帐有很大的分别。有国家的支持,坏帐很容易解决,并不会严重影响中国银行的运作。所以不能太过以外国的观念来分析中国的经济情况,文化的差异使很多外国人在看中国问题时不够透彻,继而产生悲观的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