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论两岸统合的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09-05-04 11:37:08


两岸统合学会会标
  中评社╱题:论两岸统合的路径 作者:张亚中(台湾),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

  前言:为历史做一点事

  2009年初春,在台北,两岸统合学会的成立,代表着在两岸与华人社群中竖立了一面迈向统合的鲜明旗帜。

  飞扬的旗帜传达出两个重要使命。第一,如何建构两岸人民对于整个中国的认同,让未来两岸和平框架不只是个框架,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实体;让未来的两岸合作不只是个追求物质利益,而是一个有助于强化两岸人民彼此认同的一条最理想的路径。第二,如何让散居于全球的华人社会能够更便捷与紧密地统合在一起,共同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尽一民族之力。

  从学会的中外文名称可以看到以上的两个使命,中文名称是“两岸统合学会”,着重的是两岸的统合,外文名称是Chinese Integration Association,着重的是全球华人的统合。所以称之为学会,表示这是一群知识分子的共同心愿,我们愿意在思想上提供拙见,带头挥舞着旗帜,但是更希望认同此一目标者能共同参与,或在其自己的岗位上共同努力。

  学会的图案是一个“动态的太极图”,它是从最具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太极图所延伸而来,突显两岸之间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华人世只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太极讲究的是阴阳调和,上下内外浑融一体,正如同两岸统合与全球华人统合从内在认同做起,由民间推动,当统合的太极开始转动时,两岸与全球华人将融为一体。

  为什么认同很重要?

  我们可从法律的角度为国家找到组成因素,包括人口、领土、政府、与其他政府交往的能力;也可以从人类学的角度,以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习惯来为民族作只定。而有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却常被法律及人类学者所忽略的,就是“认同”。如果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民族间的“认同”已经断裂,或者已经消失,那么,国家将不再是个“命运共同体”,民族也不再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它们将只是一盘没有共同目标的散沙而已。

  两岸人民毫无疑问的都是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原本也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对于“中国人”有着共同的民族认同。而1949年以后,则由于两岸分治,两岸人民各自拥有自己的宪政秩序,分别建构了自己的“国家”认同。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认同”是可以被政治人物建构的。“认同”作为区别“我群”与“他群”的判定,从正面来看,“认同”可以凝聚人民共识,风雨同舟、共度艰难;从负面来看,“我群”与“他群”的“分别心”,也很容易将仇恨插入人民的生活,使得民族或国家内部、民族或国家之间发生悲剧性的灾难。

  有理想、负责任的政治菁英应该是要建构或巩固自己民族与国家间的认同,在不同民族与国家间建立重迭认同。以欧洲为例,从17、18世纪起欧洲的菁英就在思考,如何为整个欧洲人建构共同的认同,但是少数欧洲菁英的努力仍旧无法抵抗各国领导阶层对于权力与利益的贪婪。两次欧洲大战所带来的生灵涂炭,才使得欧洲人开始真正的思考,如何建构欧洲人民对于同属欧洲的认同,用以化解彼此间的“分别心”。1950年代起,欧洲菁英用欧洲共同体的方式创造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欧洲。迄今几乎没有人会认为在同属欧盟成员的土地上还有发生战争的可能。在欧盟内部,人员、货品、劳务、资金已可以自由流通,绝大多数政策领域也受到欧盟内部超国家组织的规范,而绝大多数的欧盟成员国间使用的是同样的货币,从某些角度来看,欧盟虽然仍不是个国家,但是已经很像一个国家。

  欧洲人是政治联合体的发明者,17世纪他们发明了“民族国家”,二战结束后又发明了一种新的政治联合体“欧洲共同体”,后者是为了解决前者引发的灾难。欧洲共同体这种新政治联合体的精神正是“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我们暂不论欧洲统合的其他成果,也暂不谈两岸与欧洲情形有何不同,这种在“分”的现实基础上追求“合”的共识与可能,的确足供两岸借镜。

  很可惜,当新的思维已经产生时,两岸走的还是19与20世纪的老路,仍旧停留在主权与领土之争。冷战以前,台湾与大陆争谁是正统;冷战以后,台湾不仅放弃正统之争,也没有在“合”的方向继续努力,反而从1993年起开始往“分”的道路上快速奔跑。

  两岸在1993年以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远远超过台湾人,以当时官方陆委会的统计资料来看,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有48.5%,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为16.7%,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为32.7%,总合来说,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高达81.2%,台湾人的为49.4%。

  1993年起两岸认同开始折裂

  两岸在认同方面的折裂,大致从1993年李登辉推动加入联合国开始。李登辉的策略很清楚:只要推动进入联合国,北京一定会打压,只要北京一打压,北京就会被形塑成一个打压台湾的“他者”。李登辉借用北京打压台湾,转而打击当时支持“一个中国”的国民党非主流派,同时也藉强化台湾与中国大陆的敌意关系,来巩固其权力基础。而其后果就是两岸认同开始折裂。“台湾意识”这个原本属于乡土认同范畴的用语开始与“台湾主体性”连在一起,共同成为两岸“敌我、他者”论述的工具。

  随着李登辉在其任内的政治操作,1994年开始,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与台湾人的比例便发生剪刀型的转折,而且迄今再也没有逆转过。1996年中共的飞弹试射、1999年李登辉主张“特殊国与国”的“两国论”,都使得两岸认同分歧扩大。2000年民进党执政,持续强化台湾主体性的论述与政治操作,并于2002年主张“一边一国”,2004年与2008年举办公投来彰显台湾与大陆的不同。整体来说,在李登辉与民进党长达十余年的政治操作下,两岸的认同是愈走愈远。

  2008年3月台湾变天,政治上,两岸终于暂时摆脱掉走向台独所带来的危险;经济上,随着而来的两岸协商为两岸经贸交流重新开启新机,两岸关系看似应该可以风平浪静,重新出发。国民党的马英九先生虽然取得大位,但是由于本身的外省情结、国民党生态与选举考量,即使重新开启两岸经贸交流,但是在台湾主体问题的论述上仍然不敢突破,马英九认为,“多(只)谈经济、少(不)谈政治”最符合其巩固政权与选举的利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