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预制菜能否成为餐桌上的“硬菜”?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16:09:07


  近年来,受益于“宅经济”快速增长、餐厅连锁化率不断提高,预制菜市场大幅增长,吸引了各路大牌及资本争相涌入。据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预计,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5年内达到1万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约为6.5万家,2022年新增1400多家。其中进军预制菜的企业包括农夫山泉依托其母公司旗下子品牌“母亲”开卖即热即食方便米饭;物流界的龙头企业顺丰和京东;地产碧桂园集团也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1-7月资本市场预制菜赛道融资就超过7起。其中安井食品募得资金56.75亿元,15%资金用于速冻菜肴制品的新增产能投资。

  那么,预制菜究竟有何魔力,吸引众多巨头和资本竞相入局呢?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行业的火热,主要是该行业串联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另外一方面企业想要借风口发展,为企业谋求流量;或是企业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经营自救措施,来挽救企业的日渐下滑的营业额;再或者是品牌的业务边界的探索,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如海底捞、西贝、袁记水饺等知名品牌。

  尽管预制菜备受各路品牌和资本市场青睐有加,目前的预制菜市场,出现了“强市场,弱品牌”的现象,即消费市场火热,但是真正被消费者记住的品牌幷不多;在消费端也消费者表示,去餐厅吃饭,就是想吃点特色手艺,满足自己的味蕾,体验‘烟火气’,如果是预制菜多少有点失望”。

  据了解,目前国内预制菜可大致分为三个品类,一是对原材料进行精细化加工,如采用净菜等,通过中央厨房配送;二是腌制产品、调料用品等半成品菜式;三是加热、炖煮即可食用的成品菜式。

  业内人士认为,预制菜若要成为餐桌上“硬菜”,预制菜在行业标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烹饪流程、服务流程、菜品制作、餐厨用具和新职业、新业态等精细项目同样需要强化标准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已成为行业内在要求。同时相应的食品监管也要及时跟上。(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母琪)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