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国人在台成禁忌话题 两岸需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09-09-10 00:24:58  


张亚中
 
  张亚中: 两岸的认同已经发生高度折裂现象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认同往往是被政治人物所建构。认同往往也做为区别我群与他群的判定标准。从正面来看,认同可以凝聚人民的共识,风雨同舟,共渡艰难。但从负面来看,我群与他群的分别心,也很容易把仇恨放入人民的心中,使得国家或民族的内部产生悲剧性的灾难。

  不可否认,两岸从1949年开始处于分治的状态。在冷战期间,两岸没有什么互动。从“陆委会”所做的民意调查来看,1993年的时候,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有48.5%,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有16.7%,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有32.7%,总共来说,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高达81.2%,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只有49.4%。可是经过十几年,2008年10月份远见杂志的调查显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的有95.9%,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只有46.6%。赞成终极走向统一的只有19.5%,赞成终极走向独立的过了半数,有50.6%。因此,两岸的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已经发生了高度的折裂现象。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我个人的看法是,正如我刚刚所谈到的认同可以经过政治操弄。李登辉、陈水扁在位的十多年时间,透过加入联合国、“修宪”、“去中国化”、“两国论”、“一边一国”、入联公投等等的政治运动,强化台湾主体性的包装,作为走向台独的野心,使得一个中国在台湾变得妖魔化,“我是中国人”在台湾也变成一个属于禁忌的话题。 

  两岸经贸交流愈趋频繁并未拉近两岸的政治认同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两岸这十几年来经贸交流越来越频繁,可是从政治上来看,台湾也逐渐发展出把大陆看成“异己关系”的认知。从马英九去年5月接任大位之后,表象上来看是重新开启两岸的协商,经济往来也变得顺畅,但是在政治和民族上的异己关系并没有转变的迹象。从马英九的教育、文化政策与“国家”整体方向战略规划中,也没有看到要强化两岸认同的这一块。 换言之,马英九虽然赢得选举,但他也接收了李、陈的主体论述,以强化台湾主体性、不统、不独、不武做为两岸关系的基调。

  台湾主体性与台独仅一线之隔 强化两岸认同刻不容缓 

  台湾主体性本来是乡土研究的话题,可是它已逐渐被转换成为一种政治论述。也就是说,台湾主体性固然不等于台独,但是与台独也只是一线之隔。如果马在八年的任内,持续在台湾主体性上加温,而没有改善两岸认同的话,那么将来的台湾蕴藏着非常大走向台独的资产。如果两岸的认同从开始折裂到未来的断裂之后,两岸未来的和平工作会更为困难。 因此,如何增加两岸之间的认同,如何强化两岸都是中国一部分的认同,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