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切莫如此迅速就忘记“毒奶粉”的教训

http://www.CRNTT.com   2010-02-03 11:12:09  


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数万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给中国上了一堂食品安全教育课
  中评社北京2月3日讯/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数万名儿童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给中国上了一堂食品安全教育课。事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乳制品行业等都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做出了各种承诺和表态。然而,近日多个地方再度曝出三聚氰胺“死灰复燃”,我们应回头审视,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究竟有多少被汲取,又有多少被遗忘。网易《另一面》发表文章“三鹿事件,被遗忘的教训”表示,“三聚氰胺的死灰复燃,再度敲响警钟。应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应该总结教训,从各个环节上,守住产品质量关,而非等到民众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后再去治理。”其内容如下:

    教训一:信息不透明,未能及时防止危害扩大

  教训总结:

  在对于三鹿事件的总结中,被提及最多的是信息公开。从2008年3月至9月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质检总局、卫生部、石家庄市政府、三鹿公司任何一方将此危及婴幼儿健康的信息披露,都将避免更多伤害,然而,这一信息却被一再隐瞒,直到局面无法控制才不得不披露。

  2009年3月,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说,“我们现在汲取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争取用一种先发制人的办法。对违法的行为,我们尽量早得到消息、早采取措施,早一点制止,不再发生三鹿这样的事件。”2009年4月,据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情况》,也以处置“三鹿”奶粉事件作为国办“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状:熊猫乳品问题“保密”了8个月

  信息公开不及时导致三鹿事件危害扩大化。然而,这一教训在三聚氰胺再度袭来之时,再度被遗忘。2009年底,上海官方披露,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被监管部门查处。但有媒体披露,上海市质监局早在2009年4月就已发现该公司的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超标。在长达8 个月的时间里,这一信息一直对公众保密。至于这些问题奶粉究竟流向何方,是否已经被完全召回,是否再度导致“结石宝宝”的出现,至今仍没有官方解释。

  2010年1月30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才对外正式披露称,2009年以来,陆续查处了上海熊猫炼乳、陕西金桥乳粉、山东“绿赛尔”纯牛奶、辽宁“五洲大冰棍”雪糕、河北“香蕉果园棒冰”等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而经媒体调查,贵州、四川、江苏等地卫生、质检部门早在1个多月前就已接到函件,清查上述问题厂商生产的乳制品。也就是说,在对媒体披露此事前,全国的执法部门已经暗自调查了1个多月。而在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对外披露消息前,其实已经有媒体率先披露了多种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超标的消息。由此可见,在这次事件中,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再次滞后。在执法部门暗自围堵三聚氰胺之时,这些问题产品有多少被消费?是否已经造成了危害?这些关键的信息,再次被回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