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张亚中:我为何力抗错误中国论述?

http://www.CRNTT.com   2010-02-24 00:32:53  


 
  台北的回应: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

  当时在台北的李登辉,对“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没有兴趣了。在汪道涵即将来台访问的前夕,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提出“特殊国与国”的看法。

  李登辉所以特别选在德国记者访问时所提出,显示李登辉是希望将东西德的特殊关系移植到两岸。对于一般台湾民众而言,很难瞭解什么是东西德“特殊关系”的真谛,他们简单地认为,两岸的确存在着“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者之间有着血缘、文化上的特殊关系,因此很容易地接受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的看法。当时的民意调查,有七成以上台湾民众接受这项两岸关系定位主张。

  北京是完全不能接受两岸为“特殊国与国”关系这样的论述,问题不在于“特殊关系”,而在于“国与国”这样的只定。李登辉的论述使得海协与海基会两会之间的对话失去了政治基础,也使汪道涵会长的台湾之行嘎然而止。“特殊国与国”的主张不仅让汪道涵先生无法一偿到台湾的宿愿,也使两岸关系划上了一道休止符,接着就是陈水扁的执政,两岸关系再度空转,任何有关两岸政治关系的讨论均已非理性,而是由民粹主导。

  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对于李登辉而言,“特殊国与国”是他分离中国整个战略的一部分;对于北京而言,“八十六字”箴言所释出的解释空间,完全没有机会进入对话阶段。

  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晃至今已逾十年。经历了两岸失落的十年,我们有必要指出李登辉“特殊国与国”关系的盲点与误区在哪里?我们必须将时间再拉回汪道涵先生在1998年所提出的“八十六字”箴言,将其做为起点,重新再回顾一次两岸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八十六字”箴言的基础上,可以让两岸关系呈现什么样的面貌,至于过去的十年,我们不妨就当它是个负面的经验与教训。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如果两岸不能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论述,两岸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互信(请参考《论海峡两岸建立互信》,《中国评论》,2009年11月号),其结果是两岸认同愈来愈远,未来处理两岸关系的代价愈来愈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