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上海要有文化,先要“去上海化”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10 08:57:05 |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在经济上二度崛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复兴寄予了厚望,毕竟上海有这份传统和家底。20年快过去了,国际文化大都市没有见到,倒是民间的“上海文化滑坡”的盛世危言,至今依然余音绕梁,不仅上海与北京的文化距离没有缩小,二线城市也赶了上来,比如广州媒体的活跃与发达,已是上海远远无法与之攀比。 ◎人才来源较单一,外来精英受排斥 上海的大部分文化资源至今依然被事业单位垄断,文化市场的发育与活跃远远比不上北京。文化人普遍地惧怕竞争,循规蹈矩,一种典型的“事业单位人”心态。以电视业为例,过去有上视、东视和卫视三家,形成一定的体制内竞争。后来频道分工,圈定势力范围。出镜采访手里拿的话筒呈菱形三面,每一面都是不同的台标,记者却是同一个,晚上各新闻台的报道自然变成“同一个上海,同一种声音”。 不仅节目,连人才也有垄断的传统。北京、广州的媒体不拘一格用人才,大量体制外的民营文化公司以各种方式参与节目制作。但上海媒体内部许多重要位置,其人员皆出身于上海本地的“某校某系”,长年累月的近亲繁殖,形成了单一、僵化的固定风格。近20年来各地英雄豪杰、名校毕业生涌入上海,占据了外企和民企的精英层,但在文化事业单位,流行的依然是上海话。愈是接近上层,外地精英愈是凤毛麟角。 除却模仿西洋一途,海派文化别无它路 ◎“上海文化”只不过是空心和拙劣的模仿 许教授对上海文化前景的忧虑,虽然让人心生同感,但是切莫以今天的“海派文化”来作参考标准,那是一种“未完成”的畸形品。而且由于后来上海精英文化的衰落,民间文化所残留的那种“表层西化”特征愈发成为上海文化的普遍特征,一到改革开放,由于“西方”重新成为“圣地”,上海弄堂里的“老克腊”们重又焕发青春,仿佛一夜之间成为西洋文明的代言人,殊不知,在上海精英消亡殆尽的今天,所谓“上海文化”只不过是空心和拙劣的模仿。 ◎“挠痒型文化”不该是上海文化的核心 上海文化是什么,或许我们首先还得作一个大致的描述。在许教授的文章里,“海派西餐、海派西装、海派英文(洋径浜英文)、海派川菜、海派京戏”这些都变成了上海文化的“传家宝”,而沪语节目“老娘舅”也引发了许教授的哀叹,普通话对上海化的侵袭速度之快,上海人的“主体性”岌岌可危啊!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