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上海要有文化,先要“去上海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5-10 08:57:05  


 
  在笔者看来,假如上述内容是上海文化的核心,这等“上海文化”不要也罢!所谓这样的“海派”一脉文化,本就是中西文化交汇的一个“历史形态”,反映出异文化与新知与本土习俗交流的某种“过渡产品”。论其模仿西方,很明显缺乏日本明治时期如阪本龙马这样的维新人士学习“兰学”的精英式气质;论其本土化,却又缺乏足够深厚的传统文化脉络。就这样“东”摇“晃”成就了许教授所在意的“中不中”、“西不西”的“挠痒型文化”。

  ◎只有城市保持开放,文化才能保持鲜活

  三十年的户籍封锁,也让这种“东”摇“西”晃的海派文化成为活化石,封存起来,所以一到改革开放,“老克腊”们开始陆续出山,甚至往日的“瘪三”也摇身一变,成为海派小资文化的代言人,“喝咖啡”与“耍腔调”成为上海文化的特征。不过要清楚的是,“崇洋”首先还得模仿,模仿也得看段级,试问在西洋文化的模仿上,上海能拿出什么像样的“临摹品”?鲁迅身居上海,能归属在上述海派文化之列吗?梅百器开创的工部局交响乐队,第一名华人乐手谭抒真迟至1927年才加入该乐队,连模仿出色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创新了。

  可见,所谓“海派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空洞的名称,如果说存在这样的“上海文化”,它也只不过是在开埠后刚刚起步而已,核心在于模仿西洋,谈不上创新,因为四方交集于此,无本土历史习俗文化之底蕴,除却模仿西洋一途,别无它路,因此只有不断的开放与交流,方能让这个“脱中入洋”的进程不致中断,也只有让这座城市保持开放,才能吸引全国精英融入这座城市来模仿西洋文化,而最终形成的上海文化是什么,则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更无法树立一个文化目标,仿佛按部就班就能完成。

“去上海化”方是未来的起点所在

  ◎“海”纳百川,才能成其大器

  “海派文化”一开始就没有形成什么内核性的形态,只不过是一种姿态,一种可能性,但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赞美者,都试图以一种“模模糊糊”、“朦朦胧胧”的上海文化作为现实的存在,每当我们尽力触摸它、感受它时,它化身为“多元”,每当我们批判其无根时,它又自称为“本土”,这样的不可捉摸、暧昧难辨,是老上海留给今天最后的精神遗产,李欧梵当年为上海唱的那曲“赞歌”,不知今日还有几人还在传唱,或许只有“去上海化”,方是未来上海文化的起点所在。

  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间,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成为上海文化的精髓,并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来源:搜狐评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