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故宫可以建私人会所吗

http://www.CRNTT.com   2011-05-17 10:49:56  


建福宫花园深陷利益旋涡
  中评社北京5月17日讯/故宫最近可谓身陷尴尬境地,在被临时起意的石柏魁盗窃得手后,又因为锦旗上的错字饱受指责。紧接着,“故宫建福宫将开设高端私人会所”的传闻,又把故宫推到了口诛笔伐的火山上。

  故宫“会所门”带来的反思,除了故宫的“决策不透明”外,还有大众对于“故宫与商业挂钩”的不解与愤怒。

  比如一篇文章这样写到——“故宫博物院在世人的心目中是历史文化的收藏圣地,丝毫不应该与铜臭沾边。”央视主持人芮成钢也在微博上写到——“丢几件展品不可怕,可怕的是丢掉更宝贵的东西。”

  难道,故宫真的不能与商业挂钩吗?

  □ 博物馆获得经营收入,早就不成为问题

  >>>博物馆引入经营是世界性趋势

  博物馆要不要介入市场走经营之路,其实并不是故宫遇到的特殊问题,世界博物馆学界早在20年前就开始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国外博物馆界,这早已是个常识性的问题了。特别是一些博物馆大国,实际上是把博物馆当作企业来经营的,以至现在海外一些论者干脆把当代博物馆的经营管理称为博物馆的企业化。

  无论是上世纪60年代之后的苏联,还是经济发达的西方诸国,其政府绝不包办博物馆,而是与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发展的责任。

  以英国的大英博物馆为例,在2007年时,政府补助占其总收入的56%,社会捐赠占6%,经营性收入占38%。

  再以法国的卢浮宫为例,在2008年时,法国政府仅资助其一半的预算,约为1.8亿美元,剩下的经费全由卢浮宫自给自足。

  在美国,这样的事例就更举不胜举了,因为从上世纪8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减少对博物馆的资助,变相地将这些“事业单位”推向了市场。

  >>>“铜臭味”让博物馆焕发活力

  在中国的公共文化事业中,博物馆、美术馆捉襟见肘的不在少数,有此境遇者基本上都是嗷嗷待哺;稍有宽裕者,一般也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靠政府的作为,给一口吃一口。

  曾经,法国的卢浮宫也是如此,如一位工作人员所说:“30年前我进入博物馆工作时,大家只是早上去开门,晚上把门关起来,根本不用花心思去管参观人数、媒体等。但现在变了,卢浮宫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加上法国政府紧缩预算,因此卢浮宫只好自寻财源。”

  之前的“星巴克事件”,曾使故宫有“灰头土脸”之感,因为时有评论讲到“故宫不能为了钱丢了祖宗的人”,但同为“国家精神象征”的卢浮宫,却要比故宫放得下身段:前些年,麦当劳已经进驻了卢浮宫,炸薯条的味道更可能会飘过《蒙娜丽莎》的鼻子。

  再比如这次通过“会所门”曝出的故宫“御膳房”商业计划,也引来骂声一片,而在卢浮宫,这早已是小菜一碟:2008年时,卢浮宫搬出珍藏的达.芬奇22幅画作,在馆内举办“达.芬奇之友”的美式私人募款餐会。宾客们欣赏完画作,在有2000年历史的希腊罗马雕塑环绕之下用餐,最后再到玻璃金字塔下聆听乐队的表演。受邀的贵宾有欧洲皇室、美国社交名媛以及来自亚洲和墨西哥的企业巨头。餐会后他们每人至少捐了1万美元。就这样,卢浮宫在一个晚上便进账约269万美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