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王国维孙辈讲述国学大师的悲情家族

http://www.CRNTT.com   2011-07-16 10:49:55  


 
王国维之死仍是谜团

  2006年10月19日下午,王国维的儿子王慈明以及再传弟子、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奇逸,共同穿越时间,用回忆完成了对这位近代世界级大师的缅怀。黄奇逸师从川大历史系教授、著名史学家徐中舒,而徐中舒则是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弟子。因为有此渊源,黄奇逸见到王慈明,内心感到很是亲切。

  关于父亲的记忆

  一个慈父从不责骂孩子

  父亲离去时,王慈明年幼,加上独立在外读书,对于父亲的印象远没有兄长和姐姐熟悉。特别是姐姐王东明,由于与母亲一同生活在台湾,对于父亲比较“熟悉”,对于父亲的很多回忆,都是王慈明在打电话去台湾,与姐姐交谈时了解到。

  外貌不扬脑后一条长辫

  家里是典型的书香门第,王国维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育,7岁从潘紫贵读私塾,16岁入州学,读前四史,兼治骈散文。王慈明最早念私塾时,也是由父亲亲自教授过一段时间《左传》。

  在他眼里,父亲不与人争吵,是一个慈父,从不责骂孩子,对他人平易近人。个子中等,脑后的那根辫子一直都在。事实上,辛亥革命后他以清室遗老自居。至老,王国维也没有剪掉作为时代象征的辫子。

  王慈明还有印象,“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曾公开这样评价过父亲:外貌不扬、长袍马褂还有一条长辫子,外形守旧,内心治学的方法却是唯物的,你们应该看看他的书。

  在清华任教的父亲一直是忙碌的,忙碌加上天生的内向,使得他在孩子们的面前,话很少。这份内向,其他认识他的人也有此感。他的学生徐中舒曾经向黄奇逸讲述过:话很少,但以静安先生的才学,却很精。

  但对于王国维的独特教学方法,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徐中舒在川大任教时,黄奇逸深有感受:“就是座谈,不需要死记,对于先生的文章,可以提出意见,先生可以分析得很透彻。”徐中舒曾经回忆:一个星期连续问,王老师可以连续讲。

投水自尽完全没有征兆

  1927年,王国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颤栗和遗憾。

  对于他的死,有记载:“民国十六年六月二日(阴历丁卯年五月初三日)的一个午前,一位学者形态的老者,身着中国服装,鼻粱上架着深度的近视眼镜,雇好洋车,从清华出发,一直到达颐和园。购好门票入园,步行到排云殿西的鱼藻轩前,面对着昆明湖水,若有所思,但态度异常镇定,还从怀里掏出烟盒,取纸烟一支,吸之至尽,然后向湖内纵身一跃!园丁听见有人落水,便连忙跑去,把他救了起来,但不到两分钟,已气绝身死。”

  入殓时,在王国维的里衣中,发现他写给第三个儿子贞明的一纸遗书,纸已湿透,但字迹完好。遗书的全文是这样的: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五月初二父字。”

  1927年,12岁的王慈明刚刚小学毕业,在他的记忆中,父亲的死完全没有一点征兆,几个孩子都在上学,谁都不知道。清华大学给了4000元大洋,加上之前的工资,全家人还能维持生计。

  王国维之死,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成为轰动国内外的事件。梁启超等人纷纷撰文纪念,关于死因的争议也铺天盖地。

  这么多年过去了,王慈明现在回想起来,父亲的内向,使得这事仍然是个未解的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