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方舟子打假的最终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12-02-03 11:27:18  


 
  ■ 打假困局源于体制逼你作恶

  在一个说谎收益很高、成本又很低的制度下,从最高层开始注定出现大规模说谎

  中国人早已熟悉格式化的谎言(套话)、善意的谎言(情话)、礼节性的谎言(鼓励话)、和废话性的谎言(官话)。但如果要讨论说谎有多普遍,不妨转而看看说真话有多难。在中国,说真话有时要付出代价——尴尬者如奥运冠军周洋,因为得奖后没有先感谢国家而是先感谢父母而遭批评,后来不得不改口;无辜者如西安农民田茂林,在领导视察时说了句“心里话”,就被乡镇干部以“影响领导的情绪”为由,打成了脑震荡;天真者如哈尔滨小学生才童童,发现有女老师趁监考老师不注意之时给其他学生扔小纸条,事后对监考老师说出所见一切,就被作弊的老师打了两大耳光……

  如果一个社会默认诚实背后有潜规则,谎言也就有了语法。如果一个社会自上而下流行着谎言的语法,诚实就成了一种反社会行为,谎言就成了熟人社会的通行证。历史学者吴思说,在一个说谎的收益很高、成本又很低的制度下,从最高层开始,就注定了会出现大规模地说谎。《新闻联播》的固定语法就很明显,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问题没有不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以上内容摘自新周刊201007期《中国人为什么爱说谎》)

  在说谎成性的环境里打假往往是“一打一个准”,但真相并不会就因此更多

  如果把方舟子十余年的打假对象都放置在体制背景下看,每一个被质疑对象都要承担因为质疑带来的影响,甚至那些被拉下神坛的造假者必须为言行负责。但追究责任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体制之恶在背后施加的推力——体制逼人撒谎,这恰恰是方舟子在坚持“对真相要有洁癖”时忽略的。方舟子的打假经历同样可以说明问题,他曝光涉嫌学历造假的唐骏至今既没有辞职也没有道歉,禹晋永涉嫌的违法行为也还没有人去追究。他甚至沮丧的表示“我们在学术领域的许多打假,即使证据确凿,涉及到体制内的打假,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我们揭露我们的,他们依旧造他们的假,完全不理会。”方舟子如此打假的困局其实并不是向他这样的人太少,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假往往是“一打一个准”,但真相并不会就因此更多,因为靠说真话生存的机会太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太少,保障信息公开的法律太少。

  □ 结 语

  每个人都有权提出质疑,造假者也必须付出代价。但在偏信谎言不说真话的体制里,唯有社会个体在不得不错的时候多一点自我约束,方舟子们对不得不错多一些宽容,这样的打假才能少一些悲情和无奈。

  (本文来源:网易新闻《另一面》2012年2月1日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