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中评台北论坛:民进党应看见两岸化

http://www.CRNTT.com   2012-04-30 00:29:24  


 
  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

  从这点切入,评价民进党两岸政策对未来发展影响。败选因素很多,包括选战因素、选战策略、团体合作、危机处理、媒体掌控能力、美国在最后关头影响等等。林林总总加起来的效果,可能“九二共识”的效果不如外界想像的那么重,可是在最后3天,像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民调显示,“九二共识”并非主要原因。民进党承认没有替代性的选项让民众放心,这个因素才是最后阶段,蔡英文民调无法更进一步拉回来。未来民进党两岸政策发展走向,第一,要看蔡英文认不认为败选是因为两岸政策,答案是否定的;第二,蔡继续维持其对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影响力有多强、多远。

  如果陈菊被蔡英文说服参选党主席,而且选上,或许很大程度,蔡英文对绿营两岸政策的影响力会继续;她所建构的十年政纲中让大家不是很满意的两岸政策,可能会希望继续掌控。如果陈菊在代理党主席的两个多月中,引起党内对“中国”政策的初步辩论,蔡英文已成立办公室,她不会在这块论述中缺席。甚至于继任党主席的不是陈菊,蔡英文也会强力捍卫她的路线,不容许下一任主席挑战、改变或批判。所以评价民进党两岸政策走向,要持续观察未来两个月,民进党最高权力位置的争夺战。

  选后民进党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马英九胜选是台湾人民对“九二共识”的公投,民进党是否接受?这造成一个很大的国际印象,民进党如何回应?其实我们内部选前就有沙盘推演出一套说法,比如说蔡英文也拿了45%等等。我归类出三种看法,第一派是急就章、膝盖式反应,以“那我们真的考虑接受某种程度的九二共识或一中各表”回答,谢长廷也重复提出其“宪法”一中,这些反应在我看来,过度受到主流媒体影响,并未关照到真正的败选原因,认为是蔡英文两岸政策讲得不够清楚的问题。第二派的说法是以不变应万变,过去民进党就是几条路线,路线的调整要视民进党能掌握多大的社会说服力而定。在野的时候,掌握资源不同、抗拒外来压力不同,陈水扁执政经验就是最好例证,在野当然比不上执政时的空间,甚至受到选举因素的制约。第三派是所谓的小英派,希望延续蔡英文路线,在两岸部分也许心中有一点蓝图与尝试。

  蔡英文路线走向

  下一任主席如果继续延续蔡英文路线,或许会有很多新的作法出来。例如有人提议应该请蔡英文继续担任民进党政策会顾问,或负责民进党智库等等。如果党主席选举最后的结果,不是苏贞昌,可能会更有利于蔡英文延续其中国政策。未来四年,蔡会慢慢累积到2016年,当她想再度挑战“总统”大选位置时,就有很多牌可以打。

  除了主导蔡英文两岸路线走向外,包括透过制度加强民进党与“中国”互动,这也是一年多前蔡英文成立智库的目的,她认为有太多自称亲民进党的学者,在两岸交流上传达一些让人感到困扰的讯息。因此,透过互动行为准则与规范建立,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她授权才可以去,或者是你不能替她讲话。蔡英文的个性与她对两岸政策的某种程度的执着度一样,没有人可以影响她,甚至于取代她。

  刚才所论三种分类,第一种膝盖式反应,不能关照到未来四年大陆内部发展、两岸政治关系、美中关系发展等等;第二种与第三种,我认为是主流派,也就是蔡英文现在想要做的,那就要看蔡对党机器的控制能力与运作能力,是否可维持蔡英文意志。

  纵使苏贞昌当选,我也不认为路线会退后或与国民党贴近,可能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讨论、公众讨论期。现今并非一个最好的时机点,包括未来半年,民进党要马上与中国大陆谈,2月22日记者也问蔡,卸任后是否访问中国大陆,我个人认为在短期内(一年之内)不可能,但是蔡有很多工具可用,例如蔡系的“立委”可以去。蔡英文是想要掌控自己的两岸路线,进一步建构未来她可以掌控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方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