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历史钩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甲午海战

http://www.CRNTT.com   2012-12-02 10:02:43  


 
  李鸿章是坚决主战的,丁汝昌根本不敢一战,为了防止手下擅自开战,丁汝昌命令各舰出海时奉命只带一半数量炮弹,更糟的是每门主炮只携带1发实弹,其余全是教练弹。1894年7月,朝鲜形势吃紧,7月22日李鸿章电令丁汝昌“(日方公使)大鸟迫韩逐叶军,恐叶军危困,添队难登岸,汝须统大队船往牙山一带海面巡护。如倭先开炮,我不得不应。祈相机酌办。”(《半岛海战》,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要丁汝昌为支援叶志超的运兵船护航。汝昌胆怯畏敌,回电道:“牙山在汉江内口,无可游巡。大队到彼,倭必开仗。白日惟有力拚,倘夜间暗,猝不及防,只听天意。”(《半岛海战》,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实际牙山在牙山湾东端,并非丁汝昌所说汉江内口。傻子看看地图都知道,我们丁提督却不知道,你信吗?丁汝昌岂不知自己带的是教练弹,他是躲着日军走的,可惜最后还是遇上了,我怀疑,丁提督海图都看不懂。

  8月中旬李鸿章也多次电示丁汝昌“汝当振刷精神,训励将士,放胆出力”,并责令“此正海军将士拚命出头之日,务即跟踪(日舰),尽力剿洗,肃清洋面为要,不可偷懒畏葸干咎。”(见《李文忠公全书》(电稿),载《甲午中日战争》(上)81页)可见当时李鸿章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只会极力保船,不求战机。

  甲午海战后,丁汝昌吓破了胆,10月中旬,李鸿章多次电令丁汝昌率定、镇等“出巡威湾旅一带”并质问丁汝昌:“现船全数伏匿,将欲何为?”(《李文忠公全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卷18第4页)。11月12日,日军进攻旅顺,丁汝昌奉命率6舰“赴旅顺口探巡”,但他只是把战舰停在旅顺口外观望了9个多钟头,对守备将士未作出任何援助就弃旅顺而去,最终造成日军在旅顺大开杀戒。在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之际,丁汝昌派人与日军“和谈”,实际上是谈判投降的条件;而他服毒自杀,则是为了使其家属免遭诛罚,根本谈不上“坚持不屈”,“以死报国”。 由于当时丁汝昌正被朝廷“革职留任”,无资格与日军商谈投降日军谈判是僭越的大罪,诛九族。丁自知罪责重大,希望以死卸责,以免家族遭到尽诛。所以,根本谈不上“为保存民族气节”而“以死报国”。

  李鸿章也有责任,无识人之名,任命一个反覆无常的小人统领水师,当然也有可能是李鸿章不重视北洋水师,北洋陆军才是关键。

  甲午战争地面失败更是开创了一个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也就是一个国家的侨民甚至国民绝大多数站在敌国身旁,当时海外华侨在会党(孙中山之流)的鼓动下踊跃向财政困难的日本捐款,推动对中战争,避免日本因缺钱而使战争半途而废,当一个个日本打胜仗的消息传来后,华侨们大肆庆祝,惊的西方人以为华侨集体精神错乱,而就在大清国内竟有散布灭清保日论。

  清朝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也不是白搞的,与大部分的想象相反,晚清的财政相当健康,同治时期每年朝廷岁入正岁7000万两,支出6000多万两,其中一半是军费,光绪时期岁入更高,从光绪十一年(1885)到二十年(1894)的10年间,每年平均岁入8300余万两,岁出7700余万两,盈余约600万两。而光绪十七年(1891)一年盈余竟达1000余万两。(刘岳云《光绪会计表》),大清用金钱打造了一个豪华的北洋水师,以为天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的确,单论武器,北洋水师亚洲第一,但是战争拼得是决心。为了能够打赢北洋舰队。日本连续十年将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5%左右投入到海军之中。这对国家是一种灾难,一旦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将完全倒退300年。

  一个国家自大自傲,缺乏进取心,每日只想安逸泡妞,这样的国家亡国不是在几十年后,而是就在眼前。

  (作者简介:周彦武,和讯专栏作者,独立财经评论人士,多年从事行业研究工作。涉及行业包括:电视面板、芯片行业、汽车行业、造船行业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