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 |
与智者对话:郭震远活出真实人生 | |
http://www.CRNTT.com 2014-05-06 00:29:42 |
只是郭震远并没有想到,这次谈话却翻开了他的人生新篇章。“至今还记得,1984年10月7日,这个转折性的时刻。”郭震远说,当时他和宦乡两人一见面就非常投缘地聊了起来。在读中学的时候,他就在《红旗》杂志上看过宦乡写的有关美国文章。不过,当时引起他兴趣的是“宦乡”这个特别的名字。在聊天的过程中,宦乡谈到了他对国际问题研究的一些设想以及他们已经做的事情。这让郭震远更加瞭解了国研中心(中国国务院直属专业研究机构)的工作性质,即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中长期战略研究,亦对国际事务中重要的现实和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比如他们曾向中央提出建议,和美国适当拉开距离,改善对苏关系,形成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这个判断不仅当时是正确的,从那以后的三十年甚至是苏联解体由俄罗斯接替后,也是正确的。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如何保持我们国家最主动有利的地位。这样的一个想法,当时就吸引了郭震远。 半个小时过后,郭震远想起秘书给他和宦老安排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他就准备告退。没想到,宦乡让秘书取消了后面所有安排,又和他海阔天空地聊了三个多小时。最后,宦乡请他帮忙拟一份演讲提纲。“三天时间行吗?”郭震远想想说,“要不这样,您事儿多,我给您详细点写出来,明天给您送来。”这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 “宦老说,把你调到国研中心来怎么样?”一个星期后,郭震远接到了小顾电话。这一通电话,让从未失眠的他失眠了。“一点不夸张,考虑了整整三天。”郭震远说,要放弃自己一直非常喜欢的自然科学,确实经历了一番挣扎。一方面,他当时在环保领域已经小有名气。1983年,他还曾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的发展中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专家会议,他的硕士论文是唯一一篇在大会上宣读的文章。另一方面,他已经42岁,“不像24岁,还能经得起闯”。加上当时父母和太太也不赞成他放弃好好的环保局工作,而跑去做国际问题研究。 郭震远说,从内心来讲,他非常明白环保的重要性。但是文革十年的工厂基层工作,让他清楚地意识到在当时的形势和体制下,不可能做成功一些真正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事情。相比之下,虽然之前没有接触有关国际问题研究方面的工作,但是一直对这些事情就很关注,加上宦乡四个多小时的谈话让他产生了共鸣。所以,最后他还是婉拒了环保局为了挽留他,准备让他担任处长的机会,决定跟从宦乡。 二、“土里土气”的老人给了他不一样的天空 在郭震远记忆中,宦乡从来都是留着一个板寸头,穿一件灰蓝色的卡其布中山装,脚踩一双方布鞋。刚搬进国管局院子的时候,就有人问他说,“你们那个老头是做什么的?怎么老是有外国人来见他?”他也喜欢开玩笑地说,“怎么了,是不是觉得他土里土气的?” 然而,这个“土里土气”的老人却给郭震远带来了极深的影响。他说,“宦老对我来讲,不仅仅是一位恩师,我的后半辈子都是因为宦老的栽培。”虽然在宦乡身边只有四年时间,却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格魅力。宦乡的胸怀和宽厚,以及对国家和对世界的看法总是令他折服。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