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当代电影叙事的秘密轨迹

http://www.CRNTT.com   2014-09-18 14:16:12  


 
  无论地上地下,该怎么拍还怎么拍 

  王小帅:电影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猎场札撒》这三部影片对当时的艺术界影响非常大,提醒我们电影是可以那么地个人呈现。我是学画画的,绘画领域里都强调个人呈现,但这些在之前的电影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电影如果讲不清故事,没有音乐,不“高大上”,好像就不是电影的正常形态。现在很多观众看电影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而已。后来看了这些影片才发现电影是有导演,有主观表达的,这让我有很大的启发。这些东西渐渐潜移默化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我自己要拍电影时,觉得就算是照搬也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形态了。于是把摄影机当成话筒去说或者当成眼睛去看的形态就很自然地出现了。

  主持人:您提到最初拍条件非常差,但是能够激发自己的原动力,甚至说在“地下”能够自由表达。现在拍摄条件好了,似乎我们也能够走出来表达。

   王小帅:这是一个误解。地上、地下其实对电影制作本身没有任何差别。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不能表达才跑到地下。那个时候我选择所谓的“地下”表达是因为别人不允许我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表达。我要拍的东西都是一样,随着我的变化和认知,一部一部往下拍。环境条件的改变可能是客观的资金、技术的改变,也可能是自身或者同伴的改变,我认为和压力无关。

  不能自由表达的含义需要细化。我认为有几个需要细化出来的,大家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关于展示人体和暴力的程度,包括所谓的特别恶俗、低俗表达的限制程度。很多思想或者影像的表达艺术其实跟这个无关,那是一种手段和美学取向的问题。



   王小鲁:电影将迎接网友化时代的到来

  独立电影现时遇冷,其价值会在未来显现

  王小鲁:北京宋庄独立电影展我参与过,其实中国的独立影展不仅仅是宋庄,还有南京的中国独立电影展,昆明的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现在独立电影展请评委很难,因为导演普遍觉得参加独立影展不赚钱,也带不来什么社会声誉。独立电影展其实很难做,这两年中国的独立电影也在下降,处于一个淡季。

  王小帅:现在院线电影发展趋势在上升,独立电影在下降,这是非常遗憾的。1996年,中国第一部DV拍摄的电影作品诞生。虽然当时中国已经有了DV制作,但机器非常贵,带子也非常贵。到了2001年左右,随着剪辑软件Premier的产生和硬盘的降价,出现了只需要很少资本就可以创作的局面。2001年之后的十年,以DV为介质的中国地下电影风起云涌。我曾经在云之南记录电影展做评委,当时看了近200部片子,它们对于中国社会的记录非常广泛而深刻,这一点是官方电视台永远做不到的。虽然独立电影现在由于各种原因被冷落了,但它的价值非常大,这种价值会在未来显现出来。

  独立电影也要争取市场

  我觉得中国独立电影现在不能关起门来搞。当然我们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可是我们不能不去争取生存空间,不能认为到市场上争取一定的传播和份额就是一种错误。我认为这不是向市场妥协,是在争取应有的空间。从地下转到市场上去争取自己的空间是必要的,不能永远停留在关起门来自己看的状态,这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的一点。宣传独立电影并不等于刻意迎合市场,而是为独立电影争取一定市场,这是我们的权利。现在建了很多很豪华的电影院,放映的都是所谓市场化电影。相比之下独立电影缺少放映空间,只能在宋庄这类电影展上反映,没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这对电影生产是不好的。
  
  做好一两部独立电影就放到市场上,没有什么不好的。2003年中国电影开始大规模市场化以后,其实并没有给独立电影太多空间,相反都是我们自己拼命吆喝出来的。到处吆喝,然后再放电影。但是由于放片量不够、放片时间不够,虽然允许放映,但累计结果并不好。当然,那个时候的整体荧幕数也是少的,不像现在荧幕数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大。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期待影片多样化。当年假如说能覆盖100块荧幕,如今可能随便铺下去就是1000块荧幕。从李玉的电影到今年的金熊奖电影《白日焰火》都有了这样的结果,独立电影的市场前景正在逐步变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