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智库评析: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

http://www.CRNTT.com   2016-02-21 14:44:32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中评社北京2月21日电/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2月18日发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文章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原文编译如下:
 
  有一种担忧情绪正在全球市场蔓延:一场发生在中国的金融危机可能会扩散至全球范围,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
 
  这种中国崩溃论描绘了如下场景:由于中国经济放缓,2008年以后因经济刺激项目产生的大量债务成为坏账。试图挽救经济的中国政府让人民币大幅贬值,希望以此推动贸易。企业和家庭争抢着将手中的现金和存款兑换成外币,迫使政府动用3.3万亿美元的储备保卫人民币。人们对金融体系失去信心最终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停滞。
 
  这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连锁效应。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最大的铁矿石、铜和机床市场。苹果、宝马、通用电气和通用汽车的盈利都会下降,大宗商品出口国将会陷入衰退。尽管这种关于中国危机的说法听上去貌似有理,但是它并不会发生。对此,有三个简单的理由。
 
  首先,北京没有理由突然让人民币贬值。当前是全球贸易减速时期,中国经济正在赢得市场份额。去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创下60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此外,如果中国真的要让人民币贬值,那么越南和泰国这些竞争对手会迅速让各自的货币贬值。中国从货币贬值中获得的积极影响将非常有限。
 
  第二,中国的金融部门实际上依然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因此,中国不可能出现巨额的资本外流。诚然,2015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使其成为可用于政府间交易的官方货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于跨境资本活动的管制会放松。
 
  根据计算,因为“热钱”的流出,中国央行的货币储备已经流失了5000亿美元。但是,案例研究显示,这些外流中的大部分并不是家庭导致的,因为家庭没有能力实施如此大规模的交易;也不是外国公司造成的,它们受到了严厉的政府管制。
 
  因此,投机者最有可能是拥有海外分支机构的大型国内实体。目前的反腐运动可能会将重点放在这种行为上,从而减少这种类型的资本外流。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