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抛弃九二共识将是国民党真正悲剧

http://www.CRNTT.com   2020-03-29 00:08:04  


 
  国民党的提名大战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朱郭之争”,如果朱立伦按照先前的稳健布局持续运作,其实未必会输,甚至还赢面居大,只是相较于第一阶段对决吴敦义能轻松取胜,第二阶段势必得多费一番功夫,也未必十拿九稳。另方面,郭台铭虽然有较高的民间声望,也符合部分“精英蓝”的支持品味,但郭台铭如想挑战大位却有致命的弱点,就是他的财富与成功根本无法与中国大陆切割。在绿营擅长“恐中”、“抹红”的选战策略下,国民党如提名郭台铭参选,基本上就是以己之短和他人之长交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很难有胜算。

  就在“朱郭之争”陷入胶着之际,原本应该抬轿而非坐轿的韩国瑜却反客为主,加入到这场角逐之中。这也将国民党初选的局势,从第二阶段的“朱郭之争”推进到第三阶段的“韩郭之争”。原本位居舞台核心的朱立伦,就在这一波情势的变动下逐渐边缘化,最终被挤出了舞台,由韩国瑜取而代之。

  韩国瑜何以甘冒大不韪而出马参选?归根到底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来是情势变动。虽然之前韩国瑜对支持朱立伦参选有默契,朱立伦也很可能给予了相应的政治交换与承诺,但初选的局势变化迅速,已从朱立伦十拿九稳的“朱吴之争”,演变为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的“朱郭之争”。一旦朱立伦无法出线,之前的政治承诺都将成为无用的空头支票。与其如此,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直接越俎代庖,出马挑战大位。

  另方面,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源自韩国瑜的不自信,或者说对“韩流”的走向没有把握。平心而论,2018年底的“九合一”选举韩国瑜赢得很突然,支持他的“韩流”从何而来?为何会支持他?是否具有持续性?这些问题不仅媒体和学术圈很好奇,恐怕韩国瑜本人都没完全搞清楚。面对市长胜选、甚至有机会挑战大位的情势,保守但稳健的策略会建议他“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如果好好经营高雄的地盘,假以时日,纵使“韩流”消散,他也可以凭藉从政经历与人脉成为蓝营的“南霸天”;届时进可攻、退可守,就算出马角逐大位也会事半功倍。与此同时,高风险却高报酬的策略则会不断提醒他:“人气可用”。既然“韩流”的走向不易把握,不如趁现在一鼓作气、出马角逐大位。否则“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就算未来厚筑地方实力,也可能终身和大位无缘了。

  这两种看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也许韩国瑜心中也天人交战、难以抉择了好一段时间。他身边可能也有人觉得“九合一”选举赢得太容易,存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或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不断拱着他向前走。于是韩国瑜跳了出来,一跃成为国民党初选第三阶段“韩郭之争”的主角,并最终在民调中击败郭台铭,取得代表国民党参选的资格。虽然韩国瑜获得提名,但在长达半年的党内初选纷扰中,政治人物的权谋和嘴脸对国民党乃至韩国瑜的形象打击甚大;与此同时,早期宽广的“韩流”也不断朝向定型化的“韩粉”转变,进而激化了世代矛盾,让年轻人的选票和韩国瑜阵营分道扬镳,导致韩国瑜败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